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A股首批41家公司推进GDR海外上市 方大炭素GDR预计3月15日登陆瑞交所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证券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本报记者 刘 欢

  3月10日,方大炭素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申请发行GDR并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瑞交所”)上市,已确定此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份GDR8.63美元,预计将于3月15日(瑞士时间)左右正式上市。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自2022年以来,A股已有52家上市公司宣布筹划发行GDR,其中11家成功在瑞士或英国上市。还有41家正在推进GDR上市进程,其中22家均在今年披露了最新进展,境外发行GDR步伐明显加快。

  瞄准全球化布局

  方大炭素此次发行的GDR数量为2200万份,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9亿美元,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考虑用于提升公司炭砖产品的产能及研发石墨烯等炭素新材料,延伸炭素产业链条及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其国外市场当期实现营收8.43亿元,占总营收的19.31%。

  方大炭素方面表示:“发行GDR上市可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炭素制品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推动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此外,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对接,还能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金融资源保障。”

  不仅方大炭素,还有大部分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全球化布局,拟利用海外资本市场,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百克生物称,公司发行GDR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公司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公司国际化布局;伯特利称,公司拟发行GDR并申请在瑞交所挂牌上市能够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开辟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许多企业有意愿通过在海外发行GDR来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其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许多A股上市公司面临业务国际化和海外并购等需求,通过GDR发行来融资更加方便快捷。”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52家奔赴境外上市的企业中,“新经济”含量显著上升,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TMT、新消费、医药等板块。其中,涉及新能源企业居多。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企业成功发行或筹划发行GDR。

  对于新能源企业扎堆出海融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境内优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全球化资源配置雄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发行步伐明显加快

  进入2023年以来,上市公司境外发行GDR步伐明显加快。在目前41家正在推进GDR上市进程的上市公司中,22家披露了最新进展。其中,方大炭素步伐最快,还有16家企业的GDR项目获瑞交所监管局附条件批准,2家获证监会受理,7家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陈佳向记者表示:“GDR的发行流程如今越来越优化,审批流程越来越顺畅,发行折价率越来越合理,对战投吸引力越来越大,该模式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中资出海的主流方式。”

  在年利达律师事务所资本市场业务部合伙人李家栋看来,A股公司境外发行GDR将成为“新常态”。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GDR凭借其独特属性,可以达到直接投资中国上市公司的目的,境外投资者将成为A股市场重要参与者。(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新闻
首家创业板公司成功登陆瑞交所 “双创”板块企业或加速赴瑞士上市

今年,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成为A股公司融资新途径,瑞士则成为主流目的地“之一”。近日,赴瑞士上市大军中悄然出现新面孔,来自创业板、科创板的新锐势力崭露头角。   9月21日,乐普医疗发行GDR正式在瑞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瑞士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无独有偶,科创板公司杭可科技日前宣布拟赴瑞交所上市,有望成为科创板首例。   “创业板、科创板公司首...

银河证券保代内幕交易 被罚45.31万元

据证券时报网消息,在被约谈后,证监会近日公布了对银河证券保代张涛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没收张涛非法所得11.77万元,罚款45.31万元。   据处罚书披露,张涛为银河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业务三部团队负责人,主要是参与了方大炭素的内幕信息交易,并利用其妻王某某账户买卖股票。处罚书显示,张涛利用妻子的账户在内幕交易期间买卖方大炭素股票,合计获利117704.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