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日央行宽松基调难改 高通胀预期搅动市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本周举行的日本央行官员提名人选听证会,释放出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的信号。这意味着日本仍将面临较严峻的通胀形势,加之外部环境影响,金融市场震荡不可避免,经济前景难料。

  央行提名人选支持宽松政策

  在近期连日举行的日本央行官员提名人选的听证会上,这些官员表示延续宽松货币政策具有必要性,认为当前刺激经济复苏仍重于控制通胀。

  日本央行副行长提名人内田真一2月28日在日本议会的听证会上表示,过去的十年,工资并没有如预期上涨,日本央行将坚定地继续实施货币宽松,为企业加薪奠定基础,“现在谈论退出宽松政策还为时过早”。他还表示,为了应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副作用而重新审视(调整)目前的宽松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将会降低,“扩大债券收益率曲线目标区间本身就会削弱宽松政策的效果”。

  内田真一的表态呼应了前一日日本央行行长提名人选植田和男的表态。

  2月27日,植田和男在一场听证会上表示,现在完全没有考虑改变2%通胀目标的问题,将继续观察央行去年12月对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调整的影响。植田和男称,日本央行刺激计划利大于弊,他也并不打算迅速改变持续了10年的大规模宽松政策。

  上周,植田和男表示,日本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妥当的。“今后将维持货币宽松,营造企业能推进加薪的环境”。

  对于日本央行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有观点认为政策在摆脱通货紧缩方面产生了一定成果;也有声音指出,政策实施出现了国债市场功能下降和财政纪律松弛等副作用。植田表示,“虽然产生了各种副作用,但考虑到经济和物价局势,(现在的大规模宽松)是必要且适当的手段。今后将根据局势开动脑筋,同时维持货币宽松”。

  植田和男还表示,在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下,利率保持在低位,有助于企业投资;如果外部冲击大且持续时间长,大规模货币宽松未必会导致物价上涨,如果未来通胀趋势大幅上升,日本央行才能转向紧缩货币政策。

  高通胀形势仍严峻

  日本央行官员的表态加深了市场对日本通胀将持续走高前景的担忧。

  日本总务省日前发布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剔除波动剧烈的生鲜食品的综合指数为104.3,同比上涨4.2%,涨幅创出逾41年新高,达到日本银行2%物价涨幅目标的2倍以上。由于日元贬值和资源价格走高的影响,食品和能源等贴近生活的品类出现上涨。日本超宽松政策的维持会对高企的通胀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日本国内的物价走势,日本央行官员近期屡屡表态只是“暂时”。植田和男表示“消费者物价涨幅约为4%,高于作为目标的2%,但属于进口物价上升带来的成本推动型,并非源自坚挺的物价”。他同时指出“如果作为央行行长得到认可,我将与政府密切合作,同时采取适当政策,不是以暂时的、而是持续的形式实现物价的稳定”。

  日本央行副行长若田部昌澄2月27日表示,虽然2%的通胀目标尚未实现,但从价格持续下跌的意义上来看,日本经济不再处在通缩的状态。他还表示,众所周知,成本推动型通胀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此前表示,日本将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日本目前的通胀很大程度上是由进口驱动的。

  目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可能维持宽松基调。2月28日,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5个基点,至1.575%,为去年10月7日以来最低。植田和男在听证会上表示,日本央行最近增加债券购买的部分原因是通胀预期正在上升,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根据需要为控制收益率购买债券。另外,根据外媒统计的最新交易所数据,截至2月17日的一周,海外交易员净买入价值3794亿日元(折合28亿美元)的日本股票和期货,为连续六周净买入,这也是2019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外部环境加大政策压力

  日本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压力也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以美联储为首的美欧发达国家央行快速收紧货币政策,日本央行迫于国内经济形势不得不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使该国去年以来持续面临本币贬值、进口成本上涨压力。

  在1月31日至2月1日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美联储表示,虽然有迹象表明通胀正在下降,但不足以抵消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目前通胀率“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因此,美联储决定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意味着美联储将继续小幅加息。市场人士预计,日美货币政策分化将持续影响金融市场,对日本坚持的宽松货币政策形成压力。

  此外,乌克兰危机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进一步放大了日元贬值对本国经济的影响。2022年日本企业物价不断创新高,许多企业业绩恶化。由于海外经济减速、欧美等国需求下降,对日本经济增长意义重大的众多出口行业受到抑制,出口对日本经济的贡献下降。

  目前,国际投资者密切关注日本央行政策信号,从而寻求在汇市、债市套利交易机会。日本央行去年12月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实际上限从0.25%提高到0.5%,试图解决收益率曲线的人为扭曲问题。这一决定本身预示着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促使投机者推高了所有期限债券的收益率。但这反过来又迫使日本央行在今年1月份进行创纪录的债券购买,而且购买的是多个券种,不只是10年期国债,这进一步扭曲了债券市场的运行。(记者:闫磊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最新民调:美国五成民众财富出现缩水 低收入群体“最受伤”

据美国《国会山报》2月27日报道,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本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五成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糟糕。 报道称,近50年来,盖洛普一直就相同问题进行调查。只有在2008年经济大衰退期间,有如此多的美国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财富出现缩水。 民调还显示,低收入的美国民众处境最为艰难。61%的低收入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生活比一年前更糟,高收...

高通胀高利率拖累德国经济增长

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德国经济增长动能仍然不足。分析指出,在高通胀、高利率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德国消费和投资持续受到抑制,经济前景趋弱。   增长动能仍然不足   德国联邦统计局6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去年11月德国服务业实际营业额(不包括金融和保险活动)环比下降0.2%,名义营业额环比下降0.4%。与2021年11月相比,...

德国邮政员工举行为期两天的罢工

从当地时间6日起,德国全境的邮政工人在德国服务行业工会的号召下举行为期两天的罢工。工会组织本次罢工的目的是要求有关当局在德国高通胀的背景下,为大约16万名邮政员工加薪。 除了要求邮政工人停止投送信件和包裹之外,德国服务行业工会6日还在柏林、罗斯托克和慕尼黑组织发起集...

美民调:38%美国人因高通胀推迟看病 创22年来最严重纪录

美国民意测验机构盖洛普17日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因为通胀推高医疗费,美国民众不堪医疗支出负担,高达38%的受访美国人选择推迟就医,较前一年上升12%,创下22年来最严重纪录。 民调显示,绝大多数成年美国人表示,40多年来最高的通胀率确实给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27%的受访人士表示针对“非常”或“有点”严重的疾病会推迟看病,11%受访者表示是针对“不是很”或...

英国首相发表演讲 列出2023年五大优先事项

当地时间1月4日,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发表演讲,就英国的高通胀、经济衰退、政府债务高筑、医疗系统濒于崩溃和打击跨越英吉利海峡的非法移民等目前英国最为棘手的五大问题做出承诺,并将这五方面内容作为英国政府2023年的优先事项。 苏纳克表示,英国今年会将通货膨胀率降低一半,还将着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他还表示,英国政府将减少国家债务,解决英国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