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东升西降持续分化 全球经济忧中有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年伊始,美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频现经济衰退风险上升信号,全球经济迎来艰难开局。在大通胀背景下,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更严峻挑战,经济增速或将进一步放缓。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有望回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多国拉响衰退警报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当地时间1月9日,美国国债收益率延续上周五跌势,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3.55%跌至3.53%,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由4.24%跌至4.19%。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超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近一年时间,近期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

市场研究公司DataTrek当天表示,目前两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之差为约40年来最高水平,并对经济衰退即将到来发出强烈警告。

长期国债收益率低于短期国债收益率的反常现象被称为收益率曲线倒挂,通常被视为经济可能步入衰退的预警信号。

研究人士认为,这印证了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激进加息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美联储难以在大幅加息对抗通胀之际实现经济软着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风险增大。

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的衰退风险也在上升。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表示,德国工业正经历艰难的冬天,今年第一季度工业经济前景依然承压。德国联邦统计局6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受国外新订单环比显著减少影响,德国去年11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减少5.3%。

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此前在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下调德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4%,明年将萎缩0.4%。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德国经济2023年将萎缩0.3%。

与此同时,仍处于“脱欧”阵痛中的英国也深陷经济泥潭。由于通胀高企引发生活成本危机,英国多行业大规模罢工此起彼伏,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接连不断的罢工潮凸显英国经济形势的严峻。据英国《金融时报》对英国101名主要经济学家进行的最新年度调查显示,通胀冲击在英国的持续时间将比其他国家更长,英国在2023年将面临七国集团中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此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也预测,2023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4%,将是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的衰退。

全球经济复苏艰难

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延续低增长态势,且增速进一步放缓的可能性在增大。

IMF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3.7%。

报告指出,通胀达到几十年来最高水平、大多数地区金融环境收紧、升级以及疫情持续,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全球经济面临巨大下行风险。尤其是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货币政策可能出现失误,更多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可能导致通胀持续更长时间。

在大通胀背景下,自去年开始,以美联储为首的多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持续上调利率,掀起一轮又一轮“加息潮”。随着全球同步快速上调利率,流动性显著收紧,资本开始逃离股票等风险资产,转而流向其他避险资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对遏制经济增长前景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世界银行表示,全球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同步收紧50年来罕见,明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处于上升通道。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复杂风险挑战,在低增长、高通胀、高利率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可能出现“滞胀”。据IMF预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今年或明年将出现经济萎缩,数十个经济体可能出现技术性衰退。未来,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巨大考验。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世界经济仍有一些亮点和进展。观察人士预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日趋分化,2023年,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有望回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与发达经济体经济下滑形成对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增长相对平稳,亚洲地区表现值得期待。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将贡献全球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三。

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切坦·阿希亚等专家日前表示,虽然亚洲外部需求2023年上半年仍然疲软,但内需将得到支撑。2023年亚洲经济增速将超过其他地区。世界银行泰国高级经济学家杰蒂蓬·阿利亚布查预计,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速放缓,而东亚地区经济将逆势增长。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经济持续恢复,将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顺风因素”。

有鉴于中国经济展现的韧性和潜力,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美国《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等媒体报道称,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也将有力提升世界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彭博社认为,即使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正在急剧放缓,“中国也可以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国内需求驱动复苏的故事”。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强劲增长。跨国金融服务公司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将有三到四个季度的强劲增长;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也预测,中国将从2023年年中开始复苏,实现全年5%的增长。

有分析指出,世界经济面临复杂风险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形成推动经济稳健复苏的合力。几年来,中国保持对世界经济增长最大贡献者地位,发挥着关键的增长引擎作用,未来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持续提供动力。

相关新闻
环球热点 | 生效一周年,RCEP释放巨大活力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一年来,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和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RCEP充分释放机制红利,有效加深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链接,有力提振了亚洲区域贸易与投资信心,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内部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为构建区域内部统一市场和实现全球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面向未来,RCEP成员国将充分释放...

2023年度前瞻:全球经济复苏多艰,中国将带来新发展机遇

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通胀高企、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紊乱……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挑战重重。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中国新一年将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为持续推动全球经济向好贡献智慧与力量?在西方部分政客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破局突围...

朱光耀:全球经济2023年陷入全面衰退很难避免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24日表示,多个国际机构看衰明年全球经济前景,提示各方应警惕重大危机。“全球经济在2023年陷入一场全面衰退,看来很难避免。”   朱光耀在当天于线上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上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7%,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如果最坏情况发生,2023年全球经...

联合国报告: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降至3.3%

当地时间12月12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贸发会议)发布《2022年统计手册》显示,全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从2021年的5.7%降至2022年的3.3%,商品和服务贸易将有所放缓,商品出口增长预计将减半。   根据这份报告,在2020年全球经济大幅收缩3.4%之后,2021年全球实际GDP增长5.7%,为1973年以来最高年增长率,预计2022年GDP增长将放缓至3.3%。 ...

全球经济持续放缓 中国外贸何以表现亮眼?

近期,虽然受到全球经济持续放缓、欧美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强的韧性。今年以来,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新增外贸航线已超100条。中欧班列今年前10个月累计开行突破14万列,今年1—10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0.9%,对RCEP成员进出口增长8.4%。这些都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专家分析,从目前已经公布贸易数据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