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观察  >> 正文

美国经济高利率能撑多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面对居高不下的利率水平、忽高忽低的经济数据,迟迟不愿停止加息的美联储仍在释放鹰派信号,这给全球经济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动荡,同时也引起市场对美国经济在高利率下能撑多久的关注。

  美联储8月16日公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与会者仍然认为通胀存在显著上行风险,这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尽管会议是一个月之前召开的,与会者对是否进一步加息存在分歧,但会议纪要释放出的鹰派信号依然明显。当周经济数据还显示,7月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7%,高于市场普遍预期,而在截至8月12日的一周内首次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减少了1.1万人,至23.9万人。

  美联储持续释放鹰派信号,加上美国经济数据的起伏,令市场忧心忡忡并调低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而带动全球主要股市上周出现自3月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从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日经225指数等均出现大幅度下跌。

  在此前的美元周期中,美联储大幅加息往往会加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外流风险,推升其偿债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不过,美国近年来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严重透支美元信用,利息偿付压力持续增大。去年以来美联储这一轮持续加息,不仅伤害了全球经济,也导致美国天文数字一般的债务负担持续加剧。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当前美国公共债务已超过32.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近10万美元。此外,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的美债收益率近期大幅上升,不仅伤及投资者信心,给股市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也威胁到美国楼市。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之间,已经是22年来的最高水平。多种迹象表明,经济衰退预期在美国政府几番强力压制之下仍顽强地抬头,美国经济在高利率下发生衰退的概率并不小。

  一方面,银行业面临的威胁尤其紧迫。评级机构穆迪、惠誉近期先后下调或警告重新评估美国银行评级。有分析指出,美联储在一年多时间里,将联邦基金利率从几乎为零的水平迅速拉升到5.25%至5.5%之间,由此带来的资金和信贷成本高企对银行业的冲击巨大,给美国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也带来很大挑战。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在7月底就加强大型银行资本要求征求意见,拟使资产规模不低于1000亿美元的银行的资本要求在当前水平上增加约16%,美国8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拟提高约19%。如果计划得以执行,美国地区银行未来放贷能力和信贷标准将进一步收紧。在利率和监管的双重夹击之下,美国银行业危机似有卷土重来之虞。

  另一方面,消费动力出现失速迹象。有分析指出,通过印钱刺激消费是美国应对疫情拉动经济的主要办法,然而美国政府通过“1万亿美元庞大的财政赤字支撑的消费热潮”即将退散。美国家庭流动性盈余目前约为1.4万亿美元,按照目前消耗速度计算,早则今年年底迟则明年年中将消耗殆尽,届时美国政府即便想继续寅吃卯粮恐怕也是有心无力。不仅如此,8月初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一项调查显示,二季度美国信用卡债务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拖欠信用卡还款的人数也在上升。流动性消耗殆尽再加上利率高企,消费这个支撑美国经济最关键的因素面临挑战,高物价和低储蓄的压力正向美国袭来。

  美联储在近期的表态中试图让市场相信,美国经济能实现“软着陆”。不过,华尔街上仍有许多人不接受美联储引导。如华尔街投资者杰里米·格兰瑟姆上周称,“现在所处的时代,平均利率将高于过去10年”,利率上升最终将破坏美国经济,美联储关于“软着陆”的预期“不过是在说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 俊)

相关新闻
预定利率全面“降档” 三大类保险产品“接棒”

随着较高预定利率或保证利率的人身险产品自8月1日起停售,哪些产品将接力备受关注。   记者了解到,8月1日以来,险企陆续“上新”符合要求的人身险产品,综合来看,预定利率2.5%的分红险、预定利率3.0%的普通型人身险以及保证利率2%的万能险是三大主流产品。其中,预定利率2.5%的分红险销售表现最为突出。   新旧产品切换进行时   今年以来,我国储蓄型保险持续...

央行出手!人民币飙涨

货币政策最新动向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8月17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称,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报告释放出关于房地产金融、汇率等方面的重要政策信号。   具体看:   房地产: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

稳固支持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人民银行8月17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谈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报告指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转强 稳增长政策仍有增量空间

近期,多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进行研判。   从货币政策来看,8月15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较前值分别下降10个基点、15个基点,继6月份二...

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再发力 7天期逆回购和MLF利率双双下调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0%;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