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观察  >> 正文

金观平: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能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科创板4周年线上国际推介系列活动近日举行,约50家全球投资机构参会。随着我国科技公司投资价值不断显现、境外机构参与投资愈发便利、可投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国际投资者已成为科创板市场重要参与主体。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支持科技企业自立自强,是资本市场肩负的重大使命。作为连接实体经济、金融、科技的重要枢纽,近年来科创板不断发挥功能作用,引导市场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增强市场包容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企业通常需要大量长期性资金投入,由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缺少抵押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较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面对痛点,科创板改变了过去我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标准只针对成熟企业的局面,为科技创新企业打开了大门。在发行上市标准上,科创板设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因素,设立多元化上市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

  资本市场包容性增强,有力促进了科技企业成长壮大。科创板设立4年间,板块上市公司突破500家,IPO募集资金逾8000亿元,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分别突破1万亿元、1000亿元、1200亿元,最近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0%、59%,居A股各板块之首。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

  面向未来,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科创企业,要着力健全支持优质科技企业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性。

  要继续深化市场服务功能。加强境内外、场内外的互联互通,构建覆盖股票、债券、基金、ETF等各类产品的市场体系,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和交易机会。从服务国家战略高度,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倾斜政策。例如,缩短审核时间、增加融资便利度、降低投资门槛、创新市场品种等。

  要进一步为科技创新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便利。稳步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鼓励和引导外资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参与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资金应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适度竞争、互补互联的格局。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分别满足了不同层次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未来,应继续强化板块差异化定位,提高融资效率与服务水平,促进交易活跃,维护市场稳定。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新闻
扩大长钱“蓄水池”是A股市场重大工程

“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对加强投资端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其中,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是关键环节,也是A股市场的一项重点工程。当前,市场环境呈现新变化,长钱入市面临新挑战,加速筑牢长钱“蓄水池”重在优化源头活水“长流”的制度设计、培育锚定价值“长投”的投资文化、营造利于长钱“长留”的市场生态。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健...

投融资多端改革并进 资本市场迎政策“及时雨”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当前,证监会监管系统正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积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后续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将得到提振,资本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   资本市场迎政策“及时雨”   如何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正在成为当前监管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活市场提信心 证监会多端综合施策

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作题为《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的工作报告。会议指出,要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提升资本市场功能。   证监会表示,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体现了党...

活市场提信心 证监会多端综合施策

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作题为《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的工作报告。会议指出,要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提升资本市场功能。   证监会表示,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体现了...

资本市场释出开放强信号 吸引外资趋势性回流

贝莱德基金日前将注册资本从7亿元增至10亿元;多家外资机构发布年中展望,提示中国股票估值具备吸引力;截至7月17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金额已超2022年全年的2倍以上……   近期资本市场持续释出开放强信号,外资机构也作出积极回应。各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在下半年将得到巩固,一系列有针对性举措将提振市场信心,中国资产在经历近期回调后的估值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