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观察  >> 正文

汽车全年产销有望实现正增长 产业内部苦乐不均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2月12日,蔚来第30万辆汽车在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下线。(资料图片)

  “受疫情影响,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显现疲态,虽未出现往年的年底翘尾现象,但不改全年汽车产业走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2680万辆,同比增长2%左右。

  回眸即将过去的2022年,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浪潮引领下,我国汽车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展现出新的气象。

  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增

  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33.8%。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25%。

  造车新势力加速洗牌。11月份,哪吒汽车继续以15072辆的成绩领跑。理想汽车、蔚来汽车以及零跑汽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尤其是理想以及蔚来两家重回榜单前三。

  传统新品牌加速追赶。11月份,广汽埃安实现销量28765辆,同比增长91%。而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凭借11011辆的销量,连续3个月实现交付量破万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骑绝尘。11月份,比亚迪销量高达23.04万辆,同比增长134.32%。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销量累计达到164.65万辆,提前完成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加快出海步伐。继挪威之后,今年10月份,蔚来进入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市场;而比亚迪则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南美展开更大布局,呈现出较强市场竞争力。

  虽然不少人对12月份的汽车整体销量略显担忧,但业内普遍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年底销量。随着持续13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将退出,各大车企通过保价锁单、购车补贴加大促销。中汽协表示,今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670万辆,同比增长90.3%。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汽车行业整体市场调整较大,乘用车零售销量连续数月同比呈下降趋势。进入6月份,在购置税减半及各地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市场企稳回升。四季度以来,受各地疫情多发反弹等因素影响,市场开始出现新一轮回落趋势。”复盘全年车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全年汽车产销有望实现正增长,但产业内部苦乐不均。从产业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销量大幅度提升,而传统燃油车受到挤压,从过去的市场高位开始萎缩。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份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114.7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48.3万辆,同比下降29.6%。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企业,以及德系和日系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就很说明问题。

  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而且也推动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扩大。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告诉记者,3年前自主品牌曾面临一个较大的压力,占有率低于40%,而今年全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有望突破50%,这表明自主品牌整体的竞争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从消费结构来看,目前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愈加明显,首购和换购人群购置高档车型比例不断增加,价格区间呈明显结构性向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以传统能源乘用车为例解释,20万元至25万元、30万元至35万元的车型增长非常迅速。在他看来,20万元至25万元是中国品牌向上冲击的价格区段。

  “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情境下和不同的人生阶段中会有不同的优先需要。在第一次购车时,用户主要还是解决出行的工具性需求,而二次购车时,人们对体验类的需求会更多一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变革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政策,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年底退出,但明年将继续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同时在包括路权等非财政手段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向好。”崔东树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40万辆,同比增长30%以上;而据中汽协预测,销量为900万辆,有望同比增长35%,更为乐观。

  不过,向好与挑战并存。目前,汽车产业已在转型中锤炼出超强韧性。但是,汽车产业不能只强调量的增长,而是要向高质量发展,包括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提升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

  “从芯片层面来说,2020年三季度至今,全面缺芯的现象已得到缓解,但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陈士华表示,要继续推进芯片国产化替代,加快汽车与芯片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汽车芯片企业。

  同时,鉴于新能源汽车整体盈利水平不高,燃油车依然是各大车企利润和现金流的来源,陈士华呼吁,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上下游还需要进一步平衡。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发生转变,由此带来了车用操作系统全面变革。“这也需要汇集行业智慧和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安全、融合、兼容的智能操作系统。”陈士华还表示,我国在路端、云端建设具有一定优势,在下一步的规划中,应联通车能、车路、车云,促进跨界融合、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键窗口期,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中汽协建议,汽车市场仍需要持续不断进行政策促进,从而深入挖掘并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带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日报记者 杨忠阳)

相关新闻
抢登补贴红利“末班车” 新能源车企11月份产销两旺

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以下简称“国补”)将正式退出。在这最后一段时间,不少车企花式放大招,鼓励消费者赶上政策“末班车”。同时,在政策刺激下,11月份新能源车产销两旺,交付数据亮眼。   据已发布的数据,哪吒、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11月份普遍实现交付高增长。此外,传统车企在转战新能源市场后,销量表现强劲,广汽集团旗下...

汽车制造业利润实现由降转增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受国内疫情散发多发、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由涨转降等因素影响,企业营收增速较前9个月有所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0%。其中,汽车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带动行业利润增长0.8%,今年以来累计利润首次由降转增。   前10个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利...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39家产业链公司近八成实现净利润增长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预计仍将保持高增长势头。在此背景下,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迎来业绩兑现期。   10月24日,瑞可达发布公告称,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94.23%;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75.66%。   瑞可达净利润高速增长并非个例,《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0月24日,A股39家新能源汽车产...

福建省消委会公布汽车类投诉典型案例

11日,福建省消委会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消费者投诉情况,其中汽车类投诉980件,与2021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呈上升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第三季度全省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8999件,解决21031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99.01万元,消费者投诉中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及合同问题排前三名。汽车类投诉量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为合同签订不规范、售后服务缺乏诚信、定金或订金...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产销超越去年全年

10月11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当天召开的发布会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0%,也超越了2021年全年销量。同时,新能源动力电池、充电补能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等产业链细分领域也呈现蓄力增长态势,为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积极赋能。   市场行情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