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观察  >> 正文

辽宁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落马 中小金融机构缘何贪腐频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此前表示,随着金融反腐治乱力度显著加大,金融领域“强监督强监管”的氛围正在形成。据介绍,2021年以来,辽宁已有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采取留置和刑事强制措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辽宁共有地方中小银行142家。中小银行已成为当地金融腐败问题高发之地。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辽宁省金融反腐重拳不断,与该省加速银行业金融风险处置有关。从2020年开始,辽宁省政法委、辽宁省纪委监委、辽宁省银保监局等部门牵头的工作组已多轮入驻当地中小银行,许多银行高管和相关人员被调查或处分。

  中小银行反腐“提速”

  从目前有关部门披露的信息来看,辽宁的金融腐败集中在城商行和农信系统。辽阳农商行首任行长姜冬梅,2021年3月精心谋划出逃,性质和影响特别恶劣,7个月后,在境外落网被遣返;抚顺市顺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原主任胡福利、原副主任洪常海,在明知借款人不符合借款条件的情况下,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其发放贷款,造成经济损失近8000万元;今年以来,本溪银行原董事长马力、原支行行长张涛涉嫌违纪违法相继落马,原行长宋佳镭因破坏营商环境被点名通报。

  辽宁金融系统相关人士介绍,辽宁城商行系统腐败的盖子被揭开,主要是由于辽宁在推进城商行合并改革时,发现部分银行内部存在大量贪腐问题,这不仅阻碍了改革,而且容易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而农信系统的腐败则反映出辽宁金融领域的另一大顽疾。2021年2月,辽宁省政府曾召开全省农信机构改革动员暨培训会议,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农信机构依然存在较大风险,改革任务十分紧迫;要全力清收处置不良贷款,积极做好股本募集等工作,对不良资产风险成因严肃责任追究,严惩违规违法行为。

  2021年4月,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中印被免职,王中印担任这一职务已超7年。随后,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首任理事长都本伟,辽宁省农信联合社原主任刘波于今年先后被查。

  监督乏力 监管内鬼有意“放水”

  记者梳理公开通报案例发现,“违规发放贷款”“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成为多位银行领导落马的关键词。

  例如,2014年至2019年,王中印在明知相关私营企业存在贷款用途不合规、贸易背景虚假、财务数据造假等违规问题的情况下,向多名下级行社负责人打招呼,为上述企业违规发放贷款10.43亿元。2003年至2021年,王中印利用职务便利,在银行贷款办理、工程承揽等方面先后为14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财物折合共计4143.37万元。

  曾参与多起金融腐败案件查办的纪检干部表示,与普通职务犯罪案件相比,金融贪腐行为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

  记者调查发现,辽宁个别中小银行党的领导缺失,党委形同虚设,甚至成为大股东附庸。例如,辽宁某农商行的大股东除了派驻行长之外,还派了几名董事,行长和董事经常趁董事长不在时,违规召开董事会,直接干预银行经营。由于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久而久之,党委也被架空了。

  金融监管部门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守门人”一旦失守,滥用监管权力谋取私利,将严重损害监管权威性和严肃性,助推金融风险。从查处的案例来看,少数金融监管干部利用监管权力为一些不法金融行为“保驾护航”。“与不法监管对象沆瀣一气”“滥用监管权力谋取私利”等,出现在一些金融监管内鬼的通报中。

  近两年来,辽宁银保监局系统内已有两名高官落马。2021年12月,已经退休一年的原辽宁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林被查。此前,银保监会辽宁监管局原二级巡视员刘文义于2020年12月投案自首。经查,刘文义长期与不法监管对象、私营企业主沆瀣一气,滥用监管权力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权威和形象。同时,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

  金融反腐力度不减 市场风险持续出清

  近年来,经过集中攻坚,辽宁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其中包括稳妥处置锦州银行等对金融体系有较大风险外溢性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今年年初,辽宁省阜新市纪委监委发布2021年工作综述称,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点,系统施治,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政法系统、供销社和金融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工作。协助阜新银行、阜新农信联社超额完成了挽损清收任务,并举全委之力,集中力量办理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的“6·21”“7·09”等专案,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辽宁持续推进当地中小银行积累的风险化解和出清。其中,辽宁金控就在锦州银行风险处置之际应运而生,由辽宁省财政厅全资控股。除作为专项债资金承接平台外,辽宁金控持股52.5%的辽沈银行已经于去年6月开业,后者是吸收合并当地两家城商行——辽阳银行、营口沿海银行后新成立的省级城商行,被视为当地中小银行改革的重要标志。

  不久前,辽宁省财政厅又发行了135亿元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募集后通过辽宁金控注入丹东银行、营口银行、阜新银行、朝阳银行、葫芦岛银行,用于补充资本金。这一系列坚决果断的举措为辽宁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奠定了基础。

  专家表示,金融腐败和金融风险相互交织、相伴而生,甚至互为因果,金融腐败诱发并加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背后存在腐败问题,金融腐败链条式特征与蔓延性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辽宁金融反腐风暴: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缘何被查

“2021年以来,在金融风险重灾区的辽宁,已有63名中小银行‘一把手’被采取留置和刑事强制措施。”5月中旬,银保监会对外披露的这则消息引发金融圈关注。   据银保监会今年3月下旬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1年12月末,辽宁至少有银行100家。其中,城商行14家,农商行25家,村镇银行60家,民营银行1家。此外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分支机构有32家,农...

多家中小银行加入存款利率下调“阵营” 调降幅度多在10个基点以上

继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后,近期多家中小银行也开始加入存款利率下调“阵营”。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从杭州、苏州等地区的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下调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5年期的利率下调幅度普遍在10个BP(基点)至25个BP。     在分析人士看来,存款利率下降有利于降低负债端...

2万亿元撬动贷款10万亿元 永续债成中小银行“补血”重要工具

    近日,金融管理部门数次释放信号,将加大对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表示,加大对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支持力度,支...

中间业务“蛋糕”持续放大 部分中小银行增速超五大行

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正在陆续披露,从业绩报告中不难看出,中间业务收入依旧保持增长态势。《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六大国有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亦称中间业务收入)均同比实现增长。不过,在增速方面,六大国有行因为基数较大,增速远远低于股份制银行。     记者梳理发现,从中收业务结构来看,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所致。其...

郝春荣“落马” 系辽宁本月第二个被查的副省长

中国官方29日通报,辽宁省副省长郝春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位即将年满59岁的女性官员,系辽宁省本月第二个被查的副省长。   公开资料显示,郝春荣,女,汉族,1963年4月生于山东烟台。她于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   1980年10月,郝春荣曾在辽宁省辽阳市卫生学校学习。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