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财经 >> 财经观察  >> 正文

站上万亿新台阶 2022年稳外资路线图浮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X]

  进一步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重点领域准入门槛,完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扩大开放利好不断释放,一系列举措安排明确了2022年稳外资路线图。分析人士指出,在我国吸收外资突破万亿元大关基础上,更高水平开放信号的密集释放和相关举措加快落地,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推动我国稳外资乘势而上,实现量和质的双提升。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这一水平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0.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3%。同时,区域分布更趋均衡,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4%、25.8%和13.4%。

  “疫情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仍保持快速增长,规模创历史新高,反映出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保持强烈的吸引力。”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表示,这与我国独有的引资优势密切相关。她进一步分析,我国政府积极妥善平衡疫情常态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平稳、安全的经营环境;2021年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向好,蓬勃发展,呈现强大韧性,使得多数在华外资企业获取了较高投资收益;开局之年,我国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大量投资新机遇。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阿斯利康就受益于中国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与中国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机遇。”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对记者说,中国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进展给霍尼韦尔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进一步坚定了公司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投资机遇,希望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就在前11月吸收外资成绩单公布的当天,霍尼韦尔宣布其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的霍尼韦尔(西安)有限公司暨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创新运营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将协同霍尼韦尔的高新技术和创新研发能力,全面助力中国西部地区的智能化建设。

  以上只是外资企业加大在华布局的一个缩影。“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惠州埃克森美孚化工、江苏盐城SK新能源、湖南长沙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上海开市客超市等一批标志性大项目纷纷落地或增资,推动我国吸收外资实现稳中有进,在规模和结构上均有新突破。

  聂平香表示,受疫情反复影响,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9%,其中发达国家增长5.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4%,而中国经济预期增速为8.0%。“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提供了更大信心。”聂平香说。

  更多高水平开放举措已经排上日程。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使我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

  此前,商务部发布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已经从进一步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重点领域准入门槛、持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完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健全外商投资公共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做出安排。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孟华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规划》不仅把“坚持稳总量优结构”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而且还提出了“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改善”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吸引外商投资水平明显提高,外商投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外商投资主体结构更加完善。”

  不断释放的开放利好,进一步稳定了外商在华深耕的信心。商务部近期问卷调查显示,30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中,93.3%的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美、欧、日等外国商会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美资企业、59%的欧资企业和36.6%的日资企业计划扩大在华投资。

  展望2022年,中国稳外资信心更强。张菲表示,虽然我国吸引外资面临全球疫情持续以及全球供应链重塑等多重挑战和影响。但在我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体发展方针下,2022年稳外资的基本面未变,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经济发展,共享发展红利前景可期。

  聂平香也认为,未来我国吸收外资前景广阔,并有望实现稳中提质。其中,高技术领域利用外资将保持增长。“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也将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研发;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加速发展,将为高技术领域利用外资提供更多机遇。”(经济参考报)

相关新闻
自动驾驶渐行渐近 群雄角逐万亿赛道

12月初的深圳仍有浓浓暖意,威新软件科技园大疆总部楼下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自动驾驶未来会像车灯、后视镜一样成为汽车的标配。”大疆车载市场负责人谢阗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自动驾驶产业目前还是一片蓝海,商业化落地需要更多场景。   日前,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实施,自动驾驶将迎来万亿元规模赛道,宽阔的赛道吸引华为、百度、大疆、...

截至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消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1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上介绍,2021年1至10月,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沪深股通等渠道累计净流入约2409.76亿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万亿元,占比约4.97%。   方星海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序扩大金融开放的决策部署,按照“打造一个...

高质量发展,中部六省拿出路线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中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意见》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9月1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

两年来深圳积极推动先行示范区建设 跑出加速度 迈上新台阶

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审批权下放、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实施、全国首个允许个人破产的城市……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改革的受益面不断扩大,“实施方案+授权清单”作为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对全国以及其他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建...

中国经济“三力”持续赢得外资“信任票”

全球诸多主要投资机构近日密集表示看好中国投资机会,持续对中国投下“信任票”。在全球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以经济增长韧实力、巨大市场新活力和改善营商环境行动力持续赢得外资青睐。   外资对中国的信任源于中国经济增长展现的韧实力。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和国内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