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活动专题 >> ... >> 内厝许厝 >> 许厝介绍  >> 正文
新闻

九水廻环千峰处 觅许厝“诗音”

www.taihainet.com 2016-12-07 16:44 来源: 台海网

台海网11月23日讯(记者 刘彦玫 李立宇)这里,“左鸿右雀,前狮后马”,深得山水之利;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古书香传世;这里,就是集名人文化、革命教育、特色戏曲和古迹生态游等于一身的“厦门文化村”的一个缩影——翔安区内厝镇许厝村。

本周日(27日),一起加入“两岸镜头里的最美乡村”的寻美之旅吧!您带上相机,台海网小编们带着您,到这古老“文化自然村”的堂前屋后,慢下脚步,共同探访其间的诗音之美、古厝之韵……

古迹墙垣旧时街景

人杰地灵贤才辈出

“千峰起伏奔腾前狮后马,九水回环映照右鹊左鸿”。左临鸿渐山,右倚誉鸟峰,前有狮仔山,后随天马山。这块风水宝地名曰“许厝”,字号萧山。这里九水廻环,绿意葱葱。

许厝后房自然村的西面,有一条古街,名曰“后房一条街”,东西连接莲河、马巷古道,南北贯通新店、水头,曾是八方商客云集之所。如今,古老街墙依然矗立,依稀可见旧时街店轮廓;路旁高大古榕,粗状树根爬满街墙,透露着与古街合而为一的沧海桑田。隐于古街,历尽百年,古厝犹如冥思的老者,砖石上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诉说着许厝历经风雨的过往。其间,雕梁画栋、飞檐翘脊的“六间大厝”最具代表性,无论是铺满瓦筒的屋顶,还是精雕细琢的梁柱,至今不腐不蛀。雕刻着人兽、花鸟等的木石,依然别具一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自古人才辈出。唐宋时期,皆有进士、文魁、举人,祖辈许荣、伯雨效命朝廷,任“开闽第一都督”与“通判”;50年代,有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中国飞机制造厂的总工程师;近年来,有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伦敦大学的优秀学者……如今,许厝村的优秀人才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为国家、为家乡发光发热。

笔耕不缀“泥土”为诗

“鸿山春晓”拢弦成音

《尚书》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许厝的“诗”,振奋人心,慷慨激昂。“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踩成一条道路。”许厝是七月派战斗诗人、革命老红军鲁藜的故乡。这首名曰《泥土》的近体诗,影响了建国初期的一整代人。生平多忧患的鲁藜,自称“忧患的宠儿”。他一生为中国新诗文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写下了许多著名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星的歌》、《红旗下》、《鹅毛集》……他的诗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字里行间都溢满了他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许厝的“音”,别有风韵,婉转悠扬。一曲《鸿山春晓》,幽谷传响,春色呼之欲出。从开始的自娱自乐,到之后组建成团,历经30载岁月打磨,许厝村拥有了一支水平颇高的艺术团,他们能歌善舞,中西乐器样样精通。随着村里对民乐发展的重视,大批乐器爱好者得到培养,尤其是青少年,为艺术团注入了新鲜血液。现在,许厝村的文化艺术活动群体已成为翔安区、乃至厦门市艺术圈里的一抹靓色!

无论是慷慨激昂的近代诗歌,亦或是动人心弦的丝竹之声,“诗音”许厝总有值得你流连的地方!本周日(27日),一起来吧,跟我们寻觅“知音”!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