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4月24日讯 草木青翠之上,好鸟相鸣其间;绿林扬风,伴随“沙沙”轻响,那是随处可见的成片茭白叶相互摩挲奏出的“乐曲”……这,就是同安汀溪镇的顶村村。
这个面积仅6.6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米,曾经偏远落后、交通闭塞的小山村,虽然仍在山路十八弯的白云深处,现如今不仅美名在外,节假日游人如织,人均纯收入也从全镇下游跃升到全区前列。在顶村村实现“生态美 百姓富”蜕变的背后,点点滴滴的改变都是说不完的动人故事。
上下合力 环境指数大提升
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历经九曲十八弯,白云深处的顶村终呈现眼前——山峦、峡谷、田园、古木、溪涧和民宿交错,袅袅炊烟散落其间,俨然一幅绝美画卷。难怪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每到周末,都想来这里给“心”放个假。
但在几年前,顶村村还是另一番景象:和其它普通农村村落一样,村民们为生计养猪、养鸡;柴草乱放、猪粪乱堆;粪水随处流,鸡鸭四处跑……究竟什么让这里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是整个村庄,从村干到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共识。
2012年,顶村村全力推动生猪禁养。村班子领导带头卖掉生猪、拆掉猪圈,加之宣传到位,村民村干齐心合力,提前3个月完成禁养任务,无一上访。同时,顶村村还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做到“有动员、有措施、有成效”,农村“三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全村整体面貌取得根本性转变。
借“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契机,2013年,顶村村投入近800万元,将通到每家每户门前的村道硬质化;展开房前屋后绿化升级,鼓励村民种植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金剑菊、金银花和黄菜花等;安装100多盏路灯,实现全村无黑暗角落;并在村庄各交通要道安装电子眼,与公安系统连网……
结合乡村旅游建设,顶村人还充分利用山林、小溪、农田、老屋等自然资源,合理布局为旅游体验区、农业生产区、人居配套区等功能,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碧水青山的原生态,又留足了今后的发展空间,让村民能够按照整体规划参与建设发展。
随着顶村村环境指数的不断提升,现如今,每当夜晚降临,霓虹初上,这里远看犹如“山上的城市”,这个平安宜居的美丽乡村显得格外耀眼,分外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