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4月24日讯 说起“城中村”会想到什么?破旧的房子、杂乱的街道、或是臭气熏天的街角?NO,从现在起,大家可以彻底改变对这个词的印象了。
厦门湖里殿前街道的马垅社——这个老厦门人眼里名副其实“城中村”,如今出门就是宽大整洁的柏油路面,车辆进出及停放秩序井然,每条主道两旁高大的“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的凤凰木、四季常青的大王椰子整齐林立,在不少房前、屋后的角落都找得到能称上优美的景观……老家福清的王阿姨笑着说:“城中村?脏乱差?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我们都不这样说了!”
从过去有名的脏乱差到现在的街景宜人,是什么让马垅社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垅这个“宜居城中村”,一探究竟。
共谋共建 缔造精品社区
2014年初,马垅社全面启动以“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为主线的系列创建行动。层层发动,广泛征询民意,发动每一个社区人参与缔造行动,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变“靠集体”为“靠大家”,变“靠财政资金投入”为“集各方资金建议”,统一理念,共同创建美丽的宜居马垅。道路“白改黑”、“天地”大清扫、扶持安装指纹门禁系统和打造两个特色文化场所等,都是马垅社的特色缔造项目,从中我们不难窥见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马垅社全民行动。
“从启动社区道路‘白改黑’项目,到完成我们只用了16天就完成了工程。”殿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苏春生告诉记者。马垅社道路的“白改黑”项目指的是社区12000平方米的水泥道路,只用了短短的16天就全部铺上了黑色沥青,困扰社区多年的路面不平,出现裂缝,下雨积水等问题,在全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同时在路边人行道铺上花岗岩,在空地上修起了花坛,增加了绿化。“我们居民的私家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这个目前在厦门其它城中村是没有的。”居民陈伯开心地说告诉记者,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天地”大清扫,这个行动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不然。“天”的清扫,指的是原先社区的各种线路堆积杂乱如蜘蛛网,社区联合电信、联通、移动等通讯运营商参与创建美丽街区行动,共同将马垅社区空中网线改造入地,共投入资金约200万。“地”的清扫,除居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乱外,更多针对原先社区的停车乱象。为此,马垅社探索实现小区化管理,召开户代表会议、居民代表会,投入50多万建立目前仍是全市唯一的城中村停车管理系统。
为提升租住安全,马垅社从集体资产收益中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居民安装指纹门禁管理系统,采取街、居、小组各补贴1000元,居民出资1900元支付方式,居民群众从观望的态度变主动要求安装,现已安装100多套,共投入资金30万多元,全方位保证了“新马垅人”的居住环境安全舒适。
另外说到文化,当然是闽南文化,为更快让两万多外来“新居民”融进当地居民生活,社区专门收集如“三早顶一工”、“若想要骨力,免惊无事做”等闽南传统谚语配上生动诙谐的彩色漫画,在社区街区墙面上打造了一条特色的闽南语文化长廊。虽然马垅社只有6万多平方米,却拥有12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这是社区居民放弃年租金140万的场地店面,新老居民共同参与投工、投劳、投资建成。居民还主动对房前屋后边角地约400平方米进行美化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