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大额存单投资门槛下调至20万元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倩蔚)6月6日,央行宣布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的内容,修改为“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20万元”,即日起施行。央行表示,此次调整主要是为了推进大额存单业务发展,拓宽个人金融资产投资渠道,增强商业银行主动负债能力。
去年6月2日,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措施,央行正式决定推出大额存单产品,投资人包括了个人和非金融企业。大额存单是商业银行面向个人和企业、机构客户发行的记账式大额存款电子化凭证,是具有标准化期限、最低投资金额要求、市场化定价的存款产品。最初的个人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机构认购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期限包括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并且按照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大额存单纳入存款保险范围。
去年6月,中、农、工、建、交、招行、中信等9家银行首次发行首批大额存单。随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通知,扩大大额存单发行主体范围,机构个数由9家扩大至102家。
今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发行大额存单的阵营,产品期限也越来越丰富。不过,由于大额存单购买起点高,但收益低于银行理财,大额存单一直以来需求量不是很大,尤其是个人大额存单。
目前大部分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上浮40%左右。如中国银行(3.330, -0.02, -0.60%)6月起发行的2016年第二期个人大额存单产品中,一年期年化利率为2.1%,相当于一年期基准利率1.5%上浮40%,其他各个期限产品最高利率也是上浮40%。而招商银行(17.760, -0.04,-0.22%)的大额存款中,三年期的还只上浮了23.6%,到3.4%。
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6年5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2%,产品以短期流动性产品为主,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仅占3%。相比起风险也不太高的个人保本型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个人大额存单从门槛和收益上都没有太大优势。
不过,央行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显示,自2015年6月启动大额存单发行以来,发行量呈逐季增加势头。央行表示,正在积极推进大额存单二级市场转让交易。(来源:南方日报,原标题:央行:个人大额存单投资门槛下调至20万元,原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xiaofei/2016-06-07/doc-ifxsvenx3543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