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科技  >> 正文
新闻

微信群“善款”疑诱骗个人信息

www.taihainet.com 2016-05-27 10:52 来源: 北京晨报

  图1

  图2

  “100万元皇室资产要发放,寻找善良的老百姓”,看到这样的字眼,你动心吗?北京晨报记者日前进入这样一个微信群,管理员以发放善款的名义,一步步地让入群的中老年人提供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姓名、性别、电话号码、身份证号乃至银行卡号和开户行等重要信息,但却一直不发钱。聊天中,管理员还透露,同类型的慈善群,约有200多个。民警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泄露的个人信息很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

  号称发放皇家资产

  今年3月,小鹏(化名)向记者倾诉称,自己的父亲被朋友拉入一个自称可以给老百姓发钱的群,父亲竟然信以为真,把家人朋友都拉了进去,想在这份“慈善事业”中分得一杯美羹。但小鹏认为不会有这么好的事儿,进群观察了几天发现很不正常,“管理员说要给好人发钱,又不说具体给多少钱,也不说怎么给、什么时候给,却和进群的成员索要他们和家人的个人信息”。

  记者在进入这个名叫“100万扶贫创业慈善基金”的微信群后看到,群公告称,“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更替之时,失去政权的王朝便会隐匿大量的财富于民间,由其后裔承袭与管理”,这便是“皇室家族资产”(如图1)。

  群主自称是拥有这样资产并管理着一个慈善平台的“徐总”,几个“管理员”都自称是员工。他们把群成员都称为“家人”,表示要把钱发给需要帮助的善良老百姓,最高金额可达100万元。

  中老年报家人信息

  记者加入群后,发现管理员的工作就是不断发信息催促群成员“推举善良百姓”。而所谓“推举善良百姓”,就是将自己身边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和电话号码发到群里(如图2)。

  记者加入时,该群成员近500人,不断有人将管理员要求的信息发在群里。记者从他们发的信息中发现,上百名参与者大多都是与小鹏父亲类似的中老年人,每个人提供约5个以上的个人信息,有的甚至更多。

  每天各时段,群里都在不断地发布通知称,“徐总是大爱之人,不想漏掉善良的老百姓,请大家赶紧上报身边亲属的个人资料”。

  收集银行卡号开户行

  不久后,管理员通知第一阶段信息收集结束。而在第二阶段,管理员竟要求“家人”上报相关的银行卡号和开户行名。与先前一样,不少群成员都按照这样的“指示”,将资料赤裸裸地发布在群里。

  近日,群里还发布“上级精神”称,“联合国调查组对我国民族资产发放情况进行调查”。由于“外国势力眼红”,要求各位“家人”今后不再提“民族资产”,改称“善款”。

  之后,该群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群管理员只发起一些“支持国货、互相监督”、“学习正能量”、“心灵鸡汤”等话题。每日早晨7点还会将一张国旗的动图和国歌的音乐链接发到群里,号召“所有的家人一起来参加群里的升旗仪式”。

  发钱时间避而不谈

  对于发放“善款”一事,管理员表示,“自2016年2月下旬活动发起,目前已有150多万人参加,资料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中,请善良的人耐心等待”,之后就不再提。

  记者在群里提问的到底什么时候发?发多少?资料交到哪儿了?国家有关部门到底是哪个部门?几个管理员统一回应“等通知”。

  昨日,记者拨通了其中一个李姓管理员的电话,在确定其身份后询问上述内容,但对方还是只强调“你等通知吧”。多次追问下,对方不耐烦地说了句“你找地方查去呗”,便挂断电话。

  谈话中,她还透露,记者提到的“100万扶贫创业慈善基金”,是今年的第一个项目,同类型但不同名称的项目还有另外两个。

  ■民警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儿饼

  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此类情况万不可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特别在虚拟环境下,发善款、扫码送礼等行为都存在骗取他人信息的可能。需要市民格外谨慎”。

  “别以为银行卡和密码在自己手里,就安然无恙。上述的身份证号、银行卡、手机号这样的关键个人信息,一旦掌握在不法分子的手里,就很危险。”他举例称,个人的身份证件或电话号码等信息外泄后易被不法分子伪造,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伪造的个人身份证明或相关有效证件在通信部门的营业厅补办一张受害者的电话卡,或到银行补办银行卡,再结合掌握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的银行卡内的金额实施盗刷。

  民警强调,市民一定要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有保护意识。不法分子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是实施各类电信诈骗的第一步,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律师说法

  泄露他人信息

  涉嫌违法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陈抒律师表示,散布、泄露他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泄露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也涉嫌违法。

  同时,如果隐私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造成实际损害的,按照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受害者也有权追究泄露信息者的赔偿责任。

  北京晨报96101热线新闻

  记者 张静姝

  线索人:辰先生(来源:北京晨报,原标题:微信群“善款”疑诱骗个人信息,原网址:http://tech.sina.com.cn/i/2016-05-27/doc-ifxsqtya6263792.shtml)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女大学生网购差评遭威胁:不删就把信息卖色情网站
  • 原标题:女大学生网购遭威胁:不删差评就把信息卖给色情网站   楚天都市报5月20日快讯(记者刘孝斌)女大学生在淘宝上买了一件衣服,觉得质量不好给了个差评。没想到的是,店家竟发来威胁短信,称如果不删除,就将其个人信息卖入色情网站。   今晚,说起这事,在武汉...
  • 福建网络订餐有新规 第三方平台要现场核实信息
  • 台海网5月18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为规范网络订餐食品经营行为,省食药监局于近日出台《关于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网络订餐餐饮服务经营者、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进...
  • 男子与抢劫犯信息一致被服刑3年 个人信息系自报
  • 陈俊杰出示的判决书中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和其身份证上的信息一致。受访者供图   从未去过广州,却被广州当地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近日,湖南农民陈俊杰向新京报记者反映称,在一份广州番禺法院出示的刑事判决书中,被告人个人信息与其丝毫不差,而信息来源则被标注...
  • 泉州一男子从医院4楼坠亡 40岁左右没有身份信息
  • 台海网5月16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昨日下午6点40分左右,在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内,一男子从医院4楼坠下,随后被紧急送到抢救室,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鲤城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昨日晚上10时许,记者来到市区中医联合医院,前来医院看望家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大约在昨...
  • 泉州沿海大通道直挺挺躺着一个人 过路人吓傻
  • 台海网5月16日讯 据新闻广角报道,如果你一个人走在一条偏僻的路上,四下无人,灯光昏暗,突然看见地上有人直挺挺的躺着,毫不动弹,你会怎样?肯定吓得不轻吧,昨天晚上九点多,在沿海大通道惠安青山湾路段就出现了这样一幕,这可把路过的人吓得不轻。 正在值班的惠安山...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