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被誉为“地下水长城”的坎儿井有何奥秘?(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保护中传承 坎儿井焕发新活力]]]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古老的坎儿井也迎来了新生。为传承这一优秀水利工程,当地政府正在进行坎儿井的大规模保护和修复工作,让坎儿井发挥更大价值、惠及各族群众。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吐鲁番的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增大,造成部分坎儿井干涸断流。近年来,当地加强了对地下水超采的治理,规定坎儿井的竖井附近,一定距离内严禁新设机电井,已有的机电井也逐步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地下水下降趋势逐渐减缓,坎儿井的出水量趋于稳定

近年来,坎儿井的修缮也在不断加强。当地已累计投资近1亿元,加固维修坎儿井165条,还有45条坎儿井即将启动修缮。在克其克坎儿井的修复工地,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段已经损坏的暗渠进行修复。负责人史多奇告诉我们,现在坎儿井的施工技术和设施早已更新换代,比如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卵形涵管,大大增加了坚固程度。

吐鲁番克其克坎儿井修复工程施工队负责人 史多奇:过去,挖掘200米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现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虽然现在机电井已经普及,坎儿井在吐鲁番人的生活和耕作中仍然有重要地位。生活在火焰山脚下的葡萄沟达甫散盖社区的居民阿帕尔·阿不力米提,每天中午都会开启坎儿井涝坝的水闸,浇灌村中的120亩葡萄园。阿帕尔说,相比于机电井打出的水,坎儿井水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18到20摄氏度,这正是葡萄生长最适宜的水温,用这个水种出的葡萄长势更好。

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 陈勇: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坎儿井资源,开设了坎儿井游乐园、民俗园、传承区等特色旅游景区、景点,向国内外游客系统展示了坎儿井的原理结构、开挖技艺、文化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凝聚着各族群众智慧的坎儿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到吐鲁番必去的热门“打卡”地。

丝路千年,相交万里。古往今来,生活在吐鲁番的各族人民,共同修建和保护坎儿井,共同饮用坎儿井水,共同传承坎儿井文化。吐鲁番坎儿井已经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丽新疆的历史见证。如今的坎儿井已经不仅仅是水利工程,也不仅仅是流动的文物,更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在保护与利用中,坎儿井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台商台企参访团参访新疆 “我们看到了新疆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8月1日至6日,台商台企参访团一行34人来到新疆,深入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景区、口岸、企业……亲身感受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真实状况。   “这里像台北的西门町一样热闹。”8月1日,夜晚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灯光璀...

新疆归来,台湾媒体人由衷感慨:真希望两岸早日统一

“大美新疆!新疆实在是太美了!”台湾媒体人赖岳谦日前结束新疆行返台,直言新疆的美景令他心旷神怡,热情的民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赖岳谦说,行程中,他遇到了许多热情友好的大陆同胞,这些经历让他不禁感慨,真心希望两岸之间能够早日统一。 “好玩得不得了!”台湾大学教授...

女子跨越4000多公里 从新疆专程来泉送锦旗

从新疆昌吉到福建泉州,跨越4000多公里,近日,来自新疆的贾女士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来到泉州市中医院,找到针灸一区主任医师潘文谦。 贾女士(中)为潘文谦主任(右)送锦旗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潘文谦作为援疆的一名医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昌吉分院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活。   贾女士是一名教师,她说当时自己的左腿髋关骨时常感到疼痛,站也...

新党主席吴成典:新疆是个好地方

在7月22日至29日期间,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代表团一行20人到访新疆,通过实地走访乌鲁木齐、克拉玛依、伊宁等地,感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多元文化交融之美。   新党主席吴成典走进位于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精彩的民俗表演,种类繁多的商品,游人人山人海,都令他“惊讶”。吴成典告诉记者,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里来了让人回味无穷。(来源:中新网 赵雅敏)

新疆和硕县:盐碱地中麦穗飘香【图】

  7月14日,在新疆和硕县一处改良盐碱地里,大型机械在收割小麦。   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的一处改良盐碱地上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近年来,新疆和硕县持续对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通过改善排水灌溉系统,研发引进抗盐碱农作物品种等措施,将盐碱地变成良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