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敦煌遗书数据库”建成投用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科技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3月1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代表介绍,该院“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迈出实质步伐,“敦煌遗书数据库”业已建成投用。

  汪万福说,敦煌研究院还组建了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建成国内首座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发行,科研平台质量进一步提升。

  目前,该项目完成了莫高窟290个洞窟、2.6万平方米的数字化采集,上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和“数字藏经洞”;初步建成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和安全管理平台,实现院辖六处石窟实时监测和安防系统全面联通。汪万福表示,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加快推进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等工程建设。(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吴纯新 韩荣)

相关新闻
全彩印《敦煌文献全集》出版工作启动

中新社兰州3月14日电 (记者 丁思)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1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称,全彩印《敦煌文献全集》出版工作已正式启动,该丛书采用全彩印的方式刊布敦煌文献,实现敦煌文献在线下图录中的高清还原。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是指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写本、印本和拓片等文献。据最新统计显示,其总...

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

国家图书馆馆藏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敦煌遗书现存最早抄本之一,清代唯一一件完整的秘密立储匣,中国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大型全天星图……日前,“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中,观众开启了溯源中...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上线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8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据统计,《永乐大典》存世总数不及原书4%,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一半以上。由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担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项目,第一辑收录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

核心阅读   近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在线召开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日益完善的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有效解决了古籍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让古籍资源“活起来”,为阅览和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

古籍的数字化“旅程”

浏览“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如同漫步在历史长卷中。《投笔集一卷》《憺园文集三十六卷》等文集有序排列在电子书架上,点开一看,古朴厚重的线装书一页一页、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   近日,南京图书馆“清人文集数据库”上线。作为“江苏省珍贵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项目第一期成果,该平台目前共收录清人文集400部,以全本彩色扫描的方式制作成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