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漫画)立秋有早晚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相关新闻
立秋:高温天气仍持续 防暑防火防溺水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日期为每年的8月8日前后,意为秋季的起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高温天气仍盛。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8月有两三个台风登陆或影响福建省,出现在上旬和下旬的可能性大。福州市防震减灾中心温馨提醒,市民应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台风、防暑、防火以及...

立秋未入秋蒸笼天依旧 未来三天泉州多阵雨或雷阵雨

今日告别大暑,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立秋,这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民间有“秋老虎”的说法,虽然立秋,但真正的秋天还有点遥远。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受台风...

立秋等于入秋吗?有哪些习俗?该如何养生?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8月8日是立秋节气,我们聊聊立秋那些事儿。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中描述的“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十分生动地表达了立秋天气转凉的特点。 那么,立秋等于入秋吗? 气象专家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入秋的进度并不一样。一般而言,立秋期间,仅有西北、东...

厦门高温日“五连击” 立秋携雨水来了

台海网8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建民)“立秋”来了!今天,我们就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立秋”虽然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并不等于“入秋”。气候学上,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的开始。目前,天气还处于三伏天中的中伏,鹭岛炎热的天气还远未结束。   昨天,厦门高温...

节令之美·立秋丨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