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我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取得重要成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是4月21日在“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现场拍摄的《儒藏》“精华编”。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魏梦佳)记者21日从北京大学获悉,经过近20年努力,中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编纂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21日,“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据北京大学副校长、《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教授介绍,目前《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510种、282册已全部整理完成,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近两亿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儒藏》‘精华编’主体部分顺利完成,《儒藏》工程整体上转入一个新的阶段。”

  《儒藏》工程是在现代技术和学术标准之下,将中国儒学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域外文献萃为一编的一次重大学术实践。该工程计划对海内外3000多种儒学典籍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为此,在《儒藏》“精华编”阶段,北大邀集了海内外近百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开展联合攻关研究。

  据悉,《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收录了中国的儒学传世文献458种、出土文献52种。同时,韩国、日本、越南部分的编纂工作也分别在推进。此外,《儒藏》“精华编”数字化平台已试运行上线,“精华编”单行本也将在今明两年完成出版。此次展览展出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以及40余幅图片。

  2003年,“《儒藏》编纂与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教育部立项,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担任项目首席专家。2004年,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成立,负责组织实施编纂工作,工程正式启动。

  《儒藏》编纂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儒学文献510种以及韩国、日本、越南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第二阶段《儒藏》全本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将以中国丰富的儒学典籍文献为基础,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四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

相关新闻
《儒藏》(精华编)捐赠入藏国家图书馆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儒藏》(精华编)捐赠及入藏国家图书馆仪式20日在京举行。 现场嘉宾为《儒藏》(精华编)文献专架开架服务揭幕 国家图书馆供图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儒家文献整理项目和古籍整理项目。它系统梳理历代儒家典籍,全面集中地将...

《儒藏》最后一批成果发布

10月13日,《儒藏》最后一批成果在四川成都发布。历时二十五载,“中华儒学第一藏”终成完璧。    《儒藏》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总监制、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汇聚中国历代儒学成果的大型儒学文献丛书,是孔孟以来历代儒家学术、历史的集大成者,汇集2500年间儒家各宗、各派、各类成果,共收录自先秦至清末(或民国...

点朱砂启智 赠毛笔启学 同安举办孔子文化节

台海网9月3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郑炜 通讯员 韩超)9月28日,以“儒行银同 文教昌明”为主题的2022年厦门(同安)孔子文化节在同安孔庙举行。两岸儒学文化专家、同安区师生代表、各区教育系统、闽南文化研究机构代表共济一堂,共同见证一年一度的同安“文化大戏”。   点朱砂启智,赠毛笔启学。活动现场,在庄严的六佾舞表演之后,24名小学生代表鱼贯入场,他们头...

台港及新加坡学者认为儒学具有强大生命力

1日举行的致知论坛——儒家文化讲座上,来自台湾、香港两地以及新加坡的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交流探讨,指出中华儒学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年过九旬的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唐端正在演讲中表示,儒家强调以人为本,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学能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西方已关注儒学能带来的影响,吾辈更不应将儒学束之高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