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商务印书馆发布3月十大好书 首次推出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简体横排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应妮) 商务印书馆“春日书香汇芳华·月度新书发布会”8日晚在线举办,发布了2023年3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分别为《中国文化史导论》《什么是科学(第二版)》《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法律与人类学手册》《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实用青年心理学:从自我探索到心理调适(第11版)》《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犬儒主义》《北京话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全两册)(修订版)》。

  商务印书馆首次独家推出《中国文化史导论》的简体横排版,受到广大读者关注。

  这是一部写于抗战时期的“指陈中国文化之真相”的力作,是钱穆先生在完成《国史大纲》后,由历史研究转入文化研究的转折点,亦可称为《国史大纲》的姊妹篇。钱穆先生甚为珍视这部作品,曾自言:“余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他从地理背景、国家观念、治理手段、经济政策、民族意识、生活形态、宗教思想、文艺学术等方面对中华文化进行评介,兼及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提出中国文化是“举世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该书有指陈,有回顾,也有展望和预测,集中反映了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科普新知类图书方面,“自然文库”书系上新的《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作者以蒙太奇的手法诗意讲述了印第安原住民所倡导的感恩文化,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灵乃至世间万物平等互惠的相处之道,并从跨文化的全新视角对当下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了深刻反思。作为第一本改版后的“自然文库”成员,图书不仅在形式上从平装16开改为精装32开,内容上更是以博物为线索,进而展现万物的关联,特别是自然和人的关联。

  《什么是科学》(第二版)是“北大清华备受欢迎的科学史课推荐书目”,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的经典作品。该书既从西方语境又从中国人对科学认识的实际出发,思考与解释科学的本性与本源,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接受。

  人文社科方面则推出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夏伯嘉的口碑力作《特伦托1475:一场血祭谋杀审判》。该书采用微观史的叙述手法,以15世纪意大利特伦托的一场血祭审判为案例,叙述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三个犹太人家庭遭遇冲击、破碎并湮没在历史中的命运。作者以一手史料耶希瓦手稿为叙述根基,在其生动而细腻的笔下,教士、执法官、医生、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犹主义对中世纪犹太人甚至中世纪社会的影响。

  语言文化类图书方面,3月推出《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全两册)(修订版)》和《北京话词典》。前者是一部大型汉语成语辞书,以考源求实为重点,“源”“流”并重,对汉语成语的词义、词形、用法在历代文献中的演变进行了严谨而细致的梳理。此次修订订正了上版中的部分错漏,增补了部分注音,并补入了作者新增补的部分释义、书证及百余条词目。后者收单字3260余条,多字词语16400余条,均来自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民众的日常用语,带领读者了解京腔京韵、领略北京风土人情、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完)

相关新闻
这座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社有“台湾分馆”

2月11日,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现代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迎来126岁的生日。当天,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在京揭幕并向公众开放。 陈列馆主体工程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展出面积400余平方米,展线长200余米,含图片700余幅、文字7万余字,并展出各时期重要出版物、历史文献、20世纪20年...

商务印书馆推出“战争与战略名著译丛” 首本反思“一战”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欧洲乃至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约6500万人参战,2000余万人受伤,1600多万人在战中失去生命。自这场战争结束,探寻战争起因,避免灾难再次发生便成为各国的相关研究者和爱好和平人士共同致力的事业。一战起源研究迄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产生了汗牛充栋研究成果...

“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在京发布

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办的“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推介发布会9日在北京举行。   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 商务印书馆供图   推介会上公布了“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书目,依次为《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商务印书馆,2011年)、《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印...

2020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出炉

2020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近日揭晓,《北平学人访问记》《医学的温度》《涂尔干文集》《古音汇纂》《俄国文学史》《爵士乐史》《塞缪尔·贝克特——盛名之累》《法兰西的特性》《西南中国行纪》《古代经济》等入选。 《大地与人:一部全球史》《古埃及<亡灵书>》《21.0:...

台湾写真:士林区内访名士,一日看尽楼舍斋

台北市北部的士林区内有一楼、一舍、一斋,钱穆、张大千、林语堂尝居于此。   东吴大学校园内有一幢二层小楼,名曰“素书楼”,国学大师钱穆曾居于此22年。不少游人赞叹“素书”其名与钱穆淡泊名利、专心著书的风范相得益彰,却不知这二字实为纪念钱母在家乡无锡七房桥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