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中就有一整套章太炎收藏的《尚书注疏》。这是未刊稿本,也是他教授学生时用的书,内有大量批注,有章太炎的,也有其弟子的。
在章念驰眼中,这是这批捐赠文物中价值最高的。除了书法,他还捐赠了祖父题诗的画、印章以及文房四宝。“它们带着祖父的思想和体温,回归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意义深远。”
章太炎《尚书注疏》批注线装刻本 童笑雨 摄
此前,章家曾向杭州捐献过一次章太炎的物品,用于筹建现在西湖边的章太炎纪念馆,而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章太炎故居却面临藏品不足的窘境,此次捐赠就是为了把故居的名片擦亮。
章念驰说,这些文物都是个人藏品,捐赠是身为章太炎后人的责任使然,不存在慷慨一说,也不是很多人夸赞的“高风亮节”。他道出了自己的“私心”:将章太炎的故事保留下来、传下去。
“一个文博单位的收藏以及研究水平,比它的硬件重要得多。故居是这批文物最好的归宿。”章念驰说,作为后人,要考虑的是祖父这批遗物存在的意义,而非为了赚钱将其变现。他提到,当下人们对章太炎的了解并不透彻,但只要每一个到故居参观的人,看了这批文物后有所收获,他就满足了。
章念驰笑称,如果相关部门一定要给自己发奖金,那么他希望能将此作为基金,用于对章太炎的研究和相关书籍的出版。“现在都在讲怎么让文物‘活’起来。我认为,只要研究继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章太炎,那么章太炎故居永远不会过时,也永远不会被替代。”(来源:中新网 记者 童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