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寒光照铁衣 再现华夏甲胄的“泉州印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泉州武备文化底蕴深厚,而今,本地甲胄制作匠人参考古籍、石刻、壁画等资料,纯手工复原冷兵器时代中国将士的终极防具,让这一传统工艺焕发新的生机——

  甲胄重生

泉州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为甲胄匠人提供了灵感,图为根据《郑成功弈棋图》制作的明代郑成功金漆山文将校甲。(潘刚峰 供图)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甲胄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将士们的防护性装具,其坚硬的外表下藏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但遗憾的是出土实物和传世的甲胄少之又少。泉州甲胄制作匠人研究复原技术,让这一古老的文化重焕生机。

  “甲”指铠甲,“胄”指头盔,其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在中国古代,铠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所谓“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历朝历代都不允许私人制作以及收藏甲胄,违者将被处以重罪重罚,而官方库藏的兵甲在朝代更迭和战乱中大多散尽毁坏,因此,传世的甲胄非常少。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考古陆续出土一些古代甲胄实物,但在地下埋藏千百年后,大多已严重腐蚀,不可识别。

  家住南安郑成功雕像旁的“90后”小伙潘刚峰,偶然接触到便迷上了这一军事武备,如今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全流程制作甲胄的甲胄制作匠人。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穿着什么样的甲胄横扫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北宋著名政治家、军火家——泉州人曾公亮所著《武经总要》中,实用性与装饰性兼具的宋甲是什么模样?

  为了向民族英雄郑成功致敬,他开始琢磨甲胄复原技术。由于缺乏实物可参照,他一头钻进可供参考的古籍、壁画、陵墓的石像生和极少量的甲片中。为了更好地还原甲胄,他经常让外地的朋友帮忙拍明十三陵、宁波南宋石刻公园等地的石像生,《武经总要》《武备志》《历代兵制》等有记载甲胄的古籍更是翻了个遍。

  完成一套甲胄,从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几十道工序、数十种配件,涉及绘画、雕刻、漆器、锻打、皮艺、泥塑、编绳等多种技能,潘刚峰向一项项技能发起挑战。对他来说,除了前期寻找参考材料,尽量还原甲胄的材质、制作工艺外,要为几十个配件进行设计和打版,是其中最难的一项,“版型设计完成后,还需反复根据数据调整,可能要制作失败二三十个模板后才能成功,前后耗时可能需要一年。”一件男性成年人的甲胄,根据甲片种类和尺寸大小的不同,少则需要数百片甲片,多则四五千片,为了最贴合人体形态,每一片甲片的弧度都有细微的差别,需要一片片不断打磨和调整,完成一套甲胄,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其间耗费的时间、成本及心力常人难以想象。

  多年来,支撑着潘刚峰苦心钻研的力量,是泉州深厚而悠久的崇尚武备的历史底蕴。“泉南到处少林风”“南拳、烧酒、曲”,泉州自古有尚武之风,更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涌现出了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林兴珠、陈化成等一大批名将,此外,还有编撰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军事百科全书《武经总要》的曾公亮,“我想通过制作这些在他们所处时代有代表性意义的历史人物所穿的甲胄,让更多的人看见历史上的铠甲,同时在具有深厚武备底蕴的泉州传播中国甲胄文化,并将泉州的武备文化和泉州文化传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泉州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积淀,为他的甲胄制作提供了灵感,去年7月底,泉州申遗成功后,潘刚峰根据《武经总要》开始着手制作宋代黑漆顺水山文甲;今年4月起,他开始根据《郑成功弈棋图》制作明代郑成功金漆山文将校甲,于7月底制作完成。

  近年来,潘刚峰频繁带着他的甲胄作品参加泉州乃至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文化展示活动,并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进行展示,获得了不少关注、收获了不少“粉丝”,也结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甲胄复原师和甲胄爱好者,他的梦想是让更多人接受和了解小众的甲胄文化。

  积淀了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古代甲胄,是中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有着不少像泉州小伙子潘刚峰一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这一中国传统工艺穿越千年时空,重生在当代。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沙场秋点兵,这些兵器你见过没?

沙场秋点兵,练兵正当时 练兵备战从来都不是空喊口号 只有从难从严训练 把训练场当成战场 把训练当成实战 才能提升战斗力、练就真本领 近日,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地域 开展了一场“实打、实投”作业 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中 检验官兵训练成效 全面提高官兵在高寒地域...

名将戚继光战术设计的创新及缺憾

鸳鸯阵士兵使用的兵器 名将戚继光在学习和继承传统兵学之外,也结合自己的军事斗争实践,创新和发展兵学理论,其中结合火器而设计的战术,尤可见戚继光根据形势变化而锐意创新的意识。 立足传统,继承创新 从戚继光留下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深受...

一组对比图,感受人民军队兵器近百年的变化

提到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 你可能立刻想到国庆阅兵式上, 那一排排气势恢宏的“庞然大物”。      资料图: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受阅的特战装备方队。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资料图: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预警雷达方队接受检阅。...

探访白城兵器试验中心:为新型武器试锋利刃

乘车穿过一条蜿蜒狭长的草原“天路”,记者来到科尔沁草原深处,探访位于此地的陆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的一个试验场区——白城兵器试验中心。   最新型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陆战利器”,以及陆航、电抗、特战等各类新型武器装备,都要在该基地进行一系列详细复杂的试验鉴定,拿到基地颁发的“准生证”才能列装部队,走向战场。   调整组建后,该基地先...

品味有故事的兵器

小型无人机克星 车载激光武器   当今战场,身材小巧、武艺高强的小型无人机带来的威胁与日俱增。为应对这些危险的“小家伙”,能量强、反应快、效费比高的激光武器被广泛应用。不过,一般的激光武器体型硕大,用来对付小型无人机颇有“牛刀杀鸡”之感。为此美国雷神公司提供了解决方案。前不久,该公司将高能激光武器系统集成到“北极星”MRZR全地形车上,推出了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