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如何打造历史文化“出圈IP”?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从唐俑中脱胎的“唐宫小姐姐”,以孔子为原型的“南孔爷爷”,辛弃疾、李清照组CP的“济南二安”……近年来,借助“让历史活起来”的东风,多地尝试将历史人物、经典文物等打造成IP为地方形象代言。

  那么,历史人物IP化如何破俗出新意?IP化过程中应有何种考量?带着这些问题,中新网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执行所长王岸柳博士。

 

  文脉是IP的基石

  2018年王岸柳团队提出新文脉理论,2022年提出文脉IP指标体系,致力于推动“一地一脉”的文化产业建设。他向记者解释说,“文脉”是文化地的历史主线,“文脉IP”指的是根植于区域地理单元人文历史之中的IP,它生于文化共识、长于文化共识,天然储存着成熟的认知和潜在的受众。他认为,只有最符合国人文化传统的历史存续,才有可能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IP。

  长期关注国内文创产业发展,王岸柳也注意到河南在文创领域的成绩。“2021年河南卫视凭借着《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洛神水赋》《龙门金刚》《舞千年》《国色天香》等多个经数字化包装的文化节目‘出圈’,赚足眼球、获得好评,这就是我们团队一直倡导和鼓励的,打造IP一定要立足于文脉。”

  以杜甫为例,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文化符号,杜甫在全国很多城市都留下了足迹。王岸柳认为,河南省巩义市是杜甫的出生地,打造杜甫文化IP,巩义要在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气质和精神内核,就需要找到杜甫与家乡巩义最深刻的历史关联,“巩义这块土地上什么样的山水和人文,才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历史人物IP需贴合现实

  曾经“杜甫很忙”涂鸦成为一代网友的狂欢,王岸柳认为,这一现象能给当下历史人物IP化热潮带来一定的启示。

  “这也反映出了历史人物IP打造的一个重要考量——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王岸柳介绍,年轻一代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IP的打造就是要找到IP的独特内涵与他们的相通之处,“IP特别是历史人物的IP不能停留在文化灌输的层面,要结合当下最流行的传播载体和形式,形成于这些传播平台最贴合的内容。”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在历史人物IP化方面做出的尝试和探索已取得成效。例如,汤显祖故里、江西抚州2017年提出“东方莎士比亚”的文脉IP,通过举行“汤显祖戏剧节”等活动,把戏曲文化交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通过联合举办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活动,抚州与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文化交流成为常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但王岸柳也指出,历史人物的IP化有一定难度,“难就难在,历史人物IP打造要实现在某一地理单元之中的独特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杜甫。”他表示,历史人物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优秀的历史人物IP化可以唤醒记忆,让潜藏的流量通过鲜活的表达来激发,从而成为一座城市最好的代言人和传播者。“江西抚州打造汤显祖IP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供比如杜甫故里来参考借鉴的成功案例。

  历史人物IP如何“破圈”?在数字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王岸柳表示,“数字人”能够超越文化区隔,成为文化IP的“代言人”。当然,“数字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卡通形象或者只有简单几个动作的摆设,而是有着自己的“人设”,能够与人们在网络上、在数字世界中互动的真实存在。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中华文化超级IP工程”,王岸柳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底蕴丰厚,以至于小到一个镇都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文脉并据此提出具有独特性和辨识度的文脉IP。”他建议,应当集合这些资源,形成河南省的文脉IP谱系,以此引领河南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来源:中新网 记者 韩章云

相关新闻
文创IP重在深耕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了。从各国运动员到广大观众,无不被“冰墩墩”憨态可掬的样子征服。   这样一个闪亮的“中国IP”横空出世,既有新春佳节的“天时”,也有北京冬奥会的“地利”,更是一场对文创产品坚守文化内涵、弘扬民族自信的精彩演绎。   熊猫作为我国独有的保护动物,它萌态十足的形象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但“冰墩墩”又不仅是一只普通的...

厦门人才市场线下开市:首场举行“综合+文化创意产业专场交流会”

台海网2月16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 春节后,是企业用工的高峰期。为进一步做好人才人力资源要素保障工作,满足我市企业的用工需求,今天起,厦门人才市场恢复举办现场交流活动,首场举行“综合+文化创意产业专场交流会”,共吸引42家单位报名参会,提供销售、设计师、技术工程师...

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开街迎新春  市民纷纷打卡寻访儿时记忆

汉服身上穿,冰糖葫芦手里拿,大红灯笼下,排队等糖画。日前,在福建莆田,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修缮部分重新向市民开放。“爸爸小时候要到过年才来这里买年货。”一位父亲对指着街上老店对孩子说。时值春节假期,不少市民来此游春逛街,寻访儿时记忆...

【网络中国节·春节】“萌虎”文创产品走俏鹭岛

台海网1月2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农历虎年春节将至,以“虎”为主题的毛绒玩具、文创产品等在市场上逐渐走俏。而不少潮流玩具品牌也推出了带有虎元素的玩具产品,抢占春节市场。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一些消费者在置办年货的同时,更喜欢购买带有虎元素的玩具产品。不少消费者表...

特色文创年货走红市场【组图】

1月14日,瓶窑镇瓶窑老街上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内展示的各类虎年文创年货。   临近虎年新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的文创企业推出一系列虎年系列文创年货,受到市场的欢迎。据瓶窑文创办介绍,从元旦开始,虎年文创年货礼包每天的订货量都在三四千份。   近年来,瓶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