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你可能不懂岳飞!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首气势磅礴的《满江红》,总能令人们想起南宋名将岳飞。

  今年是岳飞诞辰919周年,有说法称,他的生日是3月24日。曾有人认为岳飞是“忠孝两全”的典范,岳飞精神的核心是“精忠报国”。也有人认为,岳飞“文武双全”,书法也不错。

  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武艺高强 治军严明

  岳飞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家,父母都为人和善。

  少年时代的岳飞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很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读书之余,他拜师学习骑射等,论武艺“一县无敌”。

  有说法称,从20岁起,他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了很多次战斗。岳飞爱护士卒,治军严明,常常亲自监督士兵训练,遇事不徇私情。儿子岳云有过错,照样予以严惩。

  每到一地,岳飞往往亲自率领十数骑巡逻,检查军纪执行情况。他体恤民众,如果出现践踏农田、妨碍农事等情况,都会按军法秉公处置。

  在岳飞的统帅下,“岳家军”形成了极强的战斗力,“皆可以一当百”。他率领岳家军与金军浴血奋战,所向披靡。对此,金兵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据悉,岳家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岳飞在无数征战中总结而成。此前,湖北省黄梅县岳氏家族在修复祖墓时发掘了《岳家拳法》,后再编命名为《岳武穆王武艺要论》。

  也有一种说法是,岳震、岳霆等人对父亲岳飞的遗稿进行了整理,这就是后人尊称的《武穆遗书》。

  手不释卷 书法颇佳

  勇冠三军之外,岳飞其实也是个“文化人”,经常手不释卷,十分好学。据记载,“其中心之所蕴,谋略之所施,往往见于表奏、题跋、吟咏之间。”

  比如,人们十分熟悉的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寥寥数语,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万丈豪情。

  另外一首词作《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那么有名,却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岳飞彼时的心情,真挚动人。

  此外,有的作品颇具文采。据说《题鄱阳龙居寺》也是岳飞所写,其中的诗句“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对仗工整,描写十分传神,后世评价颇高。

  有说法称,他的书法师承苏体,水平很不错,旅途中还会自习小楷。

  生活俭朴 淡泊名利

  其实,岳飞平时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对子女的教育很严格,勉励儿子们要“自立勋劳”。他品格高尚,一直很受人们的尊重。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岳母刺字”是其中之一,大意说的是,岳母在岳飞的背上用绣花针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希望他永远以报国为志。

  但是据《宋史》记载,岳飞后背有“尽忠报国”四个字,深入肤理。有观点认为,这四个字是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精忠报国”。

  岳飞也确实对母亲十分孝顺。据说,当母亲生病的时候,岳飞会亲尝汤药,然后送到母亲床前,走路时轻手轻脚,生怕打扰了母亲休息。

  转眼之间,近千年时光已经过去,人们以不同形式纪念岳飞,怀念这位智勇双全的名将。(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记者 上官云)

相关新闻
港台腔:台湾年轻人不识孙中山岳飞,民进党“去中国化”贻害无穷

图自台媒 台湾作家吴淡如近来发现读中学的女儿和同学不认识孙中山,甚至有人认为台湾在日据时代之前是荷兰统治时期,再往前全是石器时代。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也说女儿不知岳飞是谁。台湾历史系教授吴昆财之友带女儿去大陆旅行,在岳王墓看到“精忠报国”,小女孩竟以为说的是张飞...

岛内下一代不知岳飞、孙中山是谁?赵少康批:“去中化”毁台湾!

据台媒报道,台湾知名作家吴淡如日前表示,有台湾初一的学生不知谁是孙中山,台湾资深媒体人赵少康也在脸书发文指出,郭台铭曾表示他女儿不知道谁是岳飞,此消息一出,引起岛内热议。 据报道,为了让读初一的女儿读书时有伴,岛内作家吴淡如开了免费的家教班,某天在解释东晋名人孙...

携笔从戎 精忠报国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持枪定乾坤。2021年4月28日在复旦大学多功能厅举行“携笔从戎、 精忠报国”大学生征兵工作座谈会。 (来源:看看新闻Knews综合)

战袍下这个“刺青”,传颂了近千年

(注:“精忠报国”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元朝人编的《宋史》中,四个字为“尽忠报国”,未提及是岳母所刺。在清代小说和戏剧中才第一次出现了岳母刺字的情节,字也改成“精忠报国”。) 来源:新华社

福清柯屿有一座新加坡球星建的宅院 盛满精忠报国故事

陈嘉德故居。   台海网8月11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南宋末年,开漳圣王陈元光的一位后人驾着渔船一路北上捕鱼,临近福清柯屿岛,见岛上有山绿意盎然,心想有山的地方有淡水,遂停了船,趟了十一步半水登上岸,由此有了十一步半渡,保存至今,今名“十一步半钓台”。捕鱼人在此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