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赏花灯、猜灯谜的游客络绎不绝。孙润军 摄
南宋时,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也比较多。有人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有趣又好玩,丰富了元宵节赏灯的乐趣,比较受欢迎。
有文章提到,明代文学家王鏊在《姑苏志》中记载:“上元灯市,藏谜者曰‘弹壁灯’。”所谓“弹壁灯”,是指灯笼一面靠壁,三面粘贴谜条。由于在灯上粘谜,所以叫“灯谜”。
慢慢地,灯谜成了灯会上的快乐源泉之一。《燕京杂记》中提及,“初二至十六,开琉璃厂,上元设灯谜,猜中以物酬之,俗谓之打灯虎。”猜对了,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
此外,“谜语甚典博,上自经文,下及词曲,非学问渊深者弗中也。”也就是说,不少灯谜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想要猜中,可能还真得需要一些知识储备。
到今天,猜灯谜仍然是很多人欢度元宵的必备环节。一个个有趣的灯谜,与光影流转的花灯相伴,将传统节日装点得多姿多彩,给男女老幼带来无尽欢乐。
元宵猜灯谜,既有生活意趣,又考验猜谜人的反应能力与文化修养,堪称雅俗共赏。或许正是因此,这个古老习俗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记者 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