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90后”辜国强:让花丝镶嵌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组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辜国强在制作花丝镶嵌作品(1月25日摄)。

  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也是“燕京八绝”之一。传统的花丝镶嵌工艺用金、银等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技法,将金属丝制成千姿百态的造型,并采用锉、锼、镂、闷、砍、崩、挤、石、戗、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碗或爪型凹槽,镶嵌不同种类的宝石。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中国宫廷工艺的代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0后”小伙辜国强从小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他在大学时期学习的是瓷器专业,并到故宫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瓷器文物修复学习。在此过程中,辜国强有幸接触和了解到了花丝镶嵌这门艺术。

  大学毕业后,辜国强回到重庆,开始拜师学习花丝镶嵌技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时也会感到枯燥,因为很多时候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辜国强说,“花丝镶嵌要求非常精细,尤其考验人的耐心,必须静得下心来。 ”

  随着学习和制作的深入,辜国强愈发感受到花丝镶嵌的魅力。“花丝镶嵌的美富有内涵且有温度,让我感觉无比震撼。”

  2017年,辜国强成立了工作室,开始探索利用花丝镶嵌传统技艺,制作适合现代人佩戴的饰品,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从最初只有自己一个人发展到如今15位职工的规模,辜国强的工作室不断壮大。如今,工作室开始招收一些对花丝镶嵌感兴趣的学员进行免费教学。

  辜国强还借助短视频平台,向观众介绍花丝镶嵌的历史文化、制作过程及其魅力所在。“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花丝镶嵌这项传统技艺,为技艺得到更好保留和传承作出努力。”辜国强说。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上一页 1 23456...13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1杭州传统工艺创新展暨两岸青年设计交流展在台北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17-22日,杭州传统工艺创新展暨两岸青年设计交流展在台北诚品书店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两岸企业家峰会现代服务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小组指导、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产业合作联盟支持。    杭州传统工艺创新展暨两岸青年设计交流展开幕(中国台湾网 发)   作为文创...

中国壮锦:传统工艺推陈出新走向世界

“织壮锦是检验女孩子勤劳和心灵手巧的一种方式,过去我们壮家姑娘出嫁要有壮锦陪嫁物。”76岁的壮族大娘李艳芬说,每天清晨,她都会在家中织一段壮锦。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李艳芬所在的村子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织锦历史悠久。2016...

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手艺不能从我这里断掉

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 李昌义的“金银人生”   做了一辈子的花丝手艺 不能从我这里断掉了 工艺美术大师李昌义 李昌义作品《盛世龙船》 李昌义与徒弟们 李昌义为徒弟讲授技艺 李昌义徒弟的首饰作品   重庆人李昌义从22岁开始做学徒、接触花丝镶嵌,如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今...

200件传统工艺精品献礼建党百年

200件传统工艺精品献礼建党百年 展会今日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5楼开幕 台海网6月29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今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位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献礼建党百年”传统工艺精品展将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5楼开幕,活动持续至7月11日。 自今年4月初发布作品征集令以来,本次展会活动共收到报名参与作品326件,涉及陶瓷、木雕、石雕、藤铁工艺...

“绣”出美好生活 习近平为他们点赞

6月7日下午,在青海省西宁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青海是藏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藏毯的故乡。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青海的藏毯织造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在这里,总书记为藏毯织造这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