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2021“十大语文差错”是如何选出来的?为你揭秘(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评选步骤有哪些?

  据了解,《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从2006年开始发布,至今已经16年了。

制图:郎朗 孙悦

  黄安靖说,《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基本上都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进行,目前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十大语文差错”备选材料的收集,都经历了一个“海选”过程,主要有读者来稿等三个来源。然后,《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到的差错材料进行整理、筛选,提出50个初选条目,并组织语文专家,对50个初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投票,形成15个备选条目。

  接下来,《咬文嚼字》编辑部将15个备选条目寄发给专业人士,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编辑部组织专家做“15进10”的最后审定,完成“十大语文差错”定稿。

  至于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目的,黄安靖介绍称,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语文规范意识、对母语的敬畏意识;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开设一个“社会大课堂”,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社会语文错误。

  这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举例道,比如《咬文嚼字》曾将“一揽子货币”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来这个差错就很少见到了。(来源:中新网客户端 记者 上官云)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这些字词上榜

《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螺蛳粉”误为“螺丝粉”等差错上榜。   一、 “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新冠”几乎每天都在各类媒体中出现,...

2018十大流行语揭晓 为何收录这十个?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张曦)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和杠精。   为什么这十个词能够入选呢?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就此专访了《咬文嚼字》主编...

《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洪荒之力等词上榜

新华社上海12月14日电 题:《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14日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供给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等词语上榜。   十大流行语之首:供给侧。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供给侧”成为高频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咬文嚼字看台湾:在新闻事件中拣趣语

台海网11月21日讯 岛内社会向来热闹,媒体似乎从未因欠缺话题而发愁。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纷纷扰扰的蓝色、绿色甚或桃色新闻事件中,总能翻拣到几句趣语乃至拈出几个“画龙点睛”的词汇。如果把每个词都比喻成一道菜,那不同的厨师会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食客也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来。   “笨蛋”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被骂笨。”国民党大佬吴伯雄“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