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2021“十大语文差错”是如何选出来的?为你揭秘(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特点?

  在每年的评选中,《咬文嚼字》杂志社一直遵循着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三个标准,进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黄安靖介绍称,2021年,“语文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

  比如,在有关“疫情”“抗疫”的报道中,“宁夏银川”误为“甘肃银川”、“鲅鱼圈”误为“鱿鱼圈”等等。

  从评选结果来看,黄安靖介绍,202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有以下特点。

  第一,“别字”呈泛滥之势,“错字”几近绝迹,说明语文差错已由“手写”时代进入“键盘”时代。在过去的“手写”时代,错字泛滥成灾,比如“冒”字上边错写成“曰”、“昂”字下边错写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点、“拜”字右边写成三横等。

  而在如今的“键盘输入”时代,这类差错大量减少,甚至几近绝迹。现在错误主要集中于别字,如把“蔓”误成“曼”、把“经”误成“径”、把“赓”误成“庚”、把“偾”误成“喷”等,而错字很少出现。用键盘输入,除非自己硬“造”出来,一般不会打出错字。这应该与汉字输入系统不断进步有关。

  第二,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有5条,明显仍然“占优”,说明“疫情”还未结束,“抗疫”还在关键期。“疫情”“抗疫”仍然是本年度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疫苗的接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主题与关注话题。在构建这一年度的“话语体系”时,“疫情”“抗疫”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关注焦点仍在向“疫情”“抗疫”等话题集中。这是“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中涉及“疫情”“抗疫”条目多的原因。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这些字词上榜

《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螺蛳粉”误为“螺丝粉”等差错上榜。   一、 “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新冠”几乎每天都在各类媒体中出现,...

2018十大流行语揭晓 为何收录这十个?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张曦)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和杠精。   为什么这十个词能够入选呢?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就此专访了《咬文嚼字》主编...

《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洪荒之力等词上榜

新华社上海12月14日电 题:《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14日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供给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等词语上榜。   十大流行语之首:供给侧。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后,“供给侧”成为高频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咬文嚼字看台湾:在新闻事件中拣趣语

台海网11月21日讯 岛内社会向来热闹,媒体似乎从未因欠缺话题而发愁。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纷纷扰扰的蓝色、绿色甚或桃色新闻事件中,总能翻拣到几句趣语乃至拈出几个“画龙点睛”的词汇。如果把每个词都比喻成一道菜,那不同的厨师会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食客也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来。   “笨蛋”   “再聪明的孩子也会被骂笨。”国民党大佬吴伯雄“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