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广东省社科院珍藏古籍逾13万册 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29日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获悉,该院成功入选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于近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广东省社科院珍藏的古籍 广东省社科院 供图

  目前,广东省社科院珍藏的古籍总数超过13万册,其中不乏稀世罕见珍品,如元大德三山郡庠刻元明递修本《通志》、明正德刻本《清风祠录》、明嘉靖刻本《文式》、清稿本《广东贡士录》等,还有大量坊间鲜见的明清刻本、稿抄本以及名家批校题藏本。其中,58种古籍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4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广东省社科院珍藏的古籍总数超过13万册 广东省社科院 供图

  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郭跃文表示,浩如烟海的古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该院要以荣获“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契机、为动力,精心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古籍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增强保护能力;要做好古籍文献挖掘整理、研究阐释工作,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积极培养壮大古籍人才梯队,让更多优秀年轻人才投身于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事业;要虚心向全省乃至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习,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推进岭南古籍文脉传承与保护、岭南文化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贡献力量。(来源:中新网 记者 程景伟)

相关新闻
小胶片里存文脉 缩微抢救志传承

图为拍有古籍的缩微胶片。记者 陈雪摄/光明图片 “密度1.1~1.25、冲洗温度32℃、灰版1.35”。在写有这串数据的便笺下面,是一条黑白胶卷,从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胶片所拍的是一部古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样的胶片存有超过2000余万拍(注:一拍为一张胶片)。 近日,记者从在...

长沙最年长古籍修复师 半世纪修书“复活”历史

打浆糊、拆书、补书叶、修书皮……在湖南图书馆古旧文献修复室,架着老花镜的师玉祥俯身案前给铜活字善本《古今图书集成》“治病”。原本残缺的古书页,通过他手中的修复笔轻巧挪移获得“新生”。 图为师玉祥用毛笔沾清水打湿古籍,方便修补。 杨华峰 摄   今年72岁的师玉祥是湖...

福州罗源县一批珍贵畲族古籍档案获新生

罗源县档案馆工作人员整理修复后的古籍。通讯员 黄益辉 摄 台海网11月1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金匮方歌括》《濒湖脉学》《手稿偏方》……一本本年代久远的古籍,装订工整,纸间泛香,完全看不出曾经破损的痕迹。日前,省档案馆向罗源县档案馆移交修复的14册线装古籍和18件清代地契、执照等畲族档案,让珍贵的畲族档案重获“新生”。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批档案,...

择一事 终一生!她用短视频传播推广古籍修复

一把镊子,一个喷壶,一根毛笔,一把排刷,日复一日埋首在故纸堆里,一点一点地修补文化记忆,延续中华文脉。她就是古籍修复师廉成春。夏末的清晨,我们走进廉成春位于北京门头沟的工作室。阳光洒满了宽大的操作台,台面上摆着修复用的工具与未修复好的半成品,架子上陈列着各种纸张,倚墙放置的大木板上贴着正在晾干的修复品,墙角一大摞修复好的古籍正在进行压平处...

古籍保护也应注重基础研究

2020年11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来自华沙生命科学大学木材科学研究所的论文,文章讨论了纤维素纸浆中木质素含量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有同行说看到这篇文章很受鼓舞,不仅因为纸质文献保护方面的文章能够收入《自然》,更因为这个领域实在太缺乏这类基础性研究。虽然它只揭示了微观层面一个很小的问题,却为古籍、档案、字画等众多纸质文献和文物在保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