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山西投资1亿元建设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实验室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8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落户云冈研究院,该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上海大学合作建设,专注于石窟寺保护和传承技术、方向、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和制定。

 

  山西文化遗存众多,是全国闻名的文物大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现有石窟寺244处,摩崖造像254处。

  实验室计划投资1亿元(人民币,下同)用于科研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2300万元建成云冈先进计算中心,为全国文物系统首个先进计算平台;投资800万元建成云冈石窟世界遗产监测中心等。

  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推动"云冈学"建设的重要平台,实验室依托云冈研究院,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旨在建设国内顶级石窟寺学术科研队伍,构建华北地区石窟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体系建设。(来源:中新社 记者 胡健)

相关新闻
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记者从重庆市大足区获悉,“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将于9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开展,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等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将亮相。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主办,展出时间为9月17日至11月17日,展出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览文物数量共82件(套)。其中,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66件...

距今约1600年天梯山石窟大佛的脚,“康复”了!

经过一年多的保护修复,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大佛足部抢救性保护工程日前完工,大佛足部获得“康复治疗”。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刘智介绍,由于大佛建在强度不高的红砂岩上,加之地处黄羊河水库旁,地面及两侧岩体裂隙渗水严重,导致大佛足部、衣褶底部、两侧天王足部及天王脚下赑屃(音bìxì,塑像天王脚踩部分)泥层酥碱脱落,部分岩...

石窟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石窟寺文物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2035年前完成重要石窟寺的考古报告出版工作”。   2012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与须弥山石窟保护管理所联合开展第三次须弥山石窟考古。这次考古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数字化测量记录技术(即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引进...

太原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被太原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官方希望发挥其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文化价值。   目前天龙山回归的佛首正在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展出。 韦亮 摄   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东魏、北齐、隋唐时期,现存洞窟25个,...

云冈石窟再发现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