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鲁迅诞辰140周年 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成都商报电子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青年人为什么读鲁迅?

  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日子,在一百余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作品唤醒国人,他的文章里,“青年”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他视青年为中国的希望。

  一百年过去了,时代在前进,中国已挺立在世界的潮头,鲁迅和他的作品依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剧中鲁迅每次出场,弹幕都是一片欢呼,网络上关于鲁迅先生的表情包更是受到大家的热传。这个充满才华、犀利又傲娇,甚至还自带一种萌光环的青年代言人成为了当下新青年眼中的鲁迅形象。

  今天的青年为什么喜欢鲁迅?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的话说,“因为我们的生活永远有矛盾有困惑,鲁迅的文本是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的。我们古人是要逃逸,用一种假的或者欺骗自己的方法回避问题,鲁迅是直面人生。”

  《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学生时代的你读过多少篇鲁迅?现在的你还在读鲁迅吗?

  鲁迅诞辰140周年,当我们谈论鲁迅时,我们应该谈些什么?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何还要读鲁迅?最近,很多学者专家围绕这个话题,都在网上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这其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温儒敏今年出了一本自选集《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书名便是引用鲁迅的话。75岁的温儒敏读鲁迅六十余年,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他专门录制了一个视频,与读者分享这么多年来读鲁迅的点滴感悟和变化。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 亲人以画作让鲁迅“再回”故乡

“鲁迅回来了,鲁迅一家人回来了!”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9月24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的“2021大师对话——故乡对话大会”上,家风传承书画院院长周宜严将创作两年的画捐赠给鲁迅文化基金会时,如是感慨。   202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恰逢鲁迅作品《故乡》发表100周年。   鲁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年鲁迅先生面对积贫积弱的祖国,走出故乡寻...

《鲁迅图传》在沪首发 部分文物史料首次公开发布

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与上海鲁迅纪念馆合作出版的《鲁迅图传》23日在上海举行首发仪式,以此纪念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全书约34万字,使用文物史料图片约360多张,其中不乏首次公开发布的珍贵文物史料,全方位展现了鲁迅的光辉一生。   《鲁迅图传》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在建馆70年以来的沉淀积累上,汇聚全馆之力、近3年用心编撰的敬献之作,凝结了该馆近30年来在文物征集...

电视剧《觉醒时代》热播 揭秘鲁迅创作经历

《觉醒时代》热播 揭秘鲁迅创作经历   《狂人日记》里“狂人”原型是谁?   创作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正在央视热播的《觉醒年代》第14集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鲁迅和朋友吃过晚饭后回到绍兴会馆,弟弟周作人对他说起同学杨开铭毕业后回乡教书,时常接济一名寡妇,却遭到寡妇族人的非议...

“踏寻厦门红色足迹”活动走进厦大 囊萤之光辉耀福建现代革命史

▲囊萤楼现状   囊萤楼旧影(资料图)   小记者们参观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   制图/张平原   【现场】   台海网2月2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早春的清晨,厦门大学,太阳暖暖地照着囊萤楼。9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陈炳三早早站在楼前,等候一群特殊客人的到来。   “快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