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将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从重庆市大足区获悉,“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将于9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4展厅开展,大足石刻博物馆“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等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将亮相。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主办,展出时间为9月17日至11月17日,展出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览文物数量共82件(套)。其中,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66件,包括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观音像和香炉等精品文物。此外,3D打印复制品、纸质线描图、千手观音修复工具等16件展品也将展出。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其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来源:新华社 记者周文冲)

相关新闻
距今约1600年天梯山石窟大佛的脚,“康复”了!

经过一年多的保护修复,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天梯山石窟第13窟大佛足部抢救性保护工程日前完工,大佛足部获得“康复治疗”。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刘智介绍,由于大佛建在强度不高的红砂岩上,加之地处黄羊河水库旁,地面及两侧岩体裂隙渗水严重,导致大佛足部、衣褶底部、两侧天王足部及天王脚下赑屃(音bìxì,塑像天王脚踩部分)泥层酥碱脱落,部分岩...

石窟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石窟寺文物最多的国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2035年前完成重要石窟寺的考古报告出版工作”。   2012年,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与须弥山石窟保护管理所联合开展第三次须弥山石窟考古。这次考古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数字化测量记录技术(即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引进...

太原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被太原市委、市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官方希望发挥其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文化价值。   目前天龙山回归的佛首正在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展出。 韦亮 摄   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东魏、北齐、隋唐时期,现存洞窟25个,...

云冈石窟再发现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

山东:灵岩寺石刻及部分罗汉像保护修复项目通过验收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获悉,7日,灵岩寺石刻及千佛殿部分罗汉像保护修复项目(一期)通过验收。该项目共保护修复石刻文物465件、彩绘泥塑罗汉像12尊。   灵岩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始建于东晋,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王传昌介绍,灵岩寺内有40尊宋代、明代罗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