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同文学家一起,用阅读丈量世界(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以书为媒,让世界阅读生动的中国

  创立于1986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搭建的重要平台,让国外的优秀作品走进来,也把中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大学教授李零的学术著作《波斯笔记》于今年年初的伊朗第28届国际年度图书奖评选中,获得“国际图书奖”。在“波斯之夜”直播活动中,李零介绍:“书里有我对波斯帝国政治、宗教、建筑、艺术等一些方面知识的梳理与思考。”希望这本书能作为大家认知伊朗的渠道,它就像一个义务导游,期待通过它的介绍,更多朋友能了解伊朗的过去,有机会也亲自到伊朗去走一走、看一看。

  徐则臣也收到过海外读者“读后感”。他回忆,一位曾到过北京的德国读者如是评价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书里有对北京十分细致而生动的观察,读着文字里熟悉的地名、三教九流的故事,仿佛我又重新回到了北京。”徐则臣说,在阅读时,人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让人时而微笑,时而唏嘘的故事,更多的是一段段过去的时光。“对于这些海外读者而言,通过这本书,中国的景色、风俗和历史好像也变得可以触摸到了。”

  24日,身着藏青色外套的刘震云出现在“波斯之夜”直播活动中,据了解,刘震云的多部文学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我不是潘金莲》的波斯语译者曾告诉刘震云,许多伊朗读者在读这本书之前觉得中国人很严肃,“像兵马俑一样不会笑”,读了小说后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既幽默又勇敢的民族。刘震云感慨道:“一个民族了解另外一个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文学,读懂这个国家的一本小说或者一首诗歌,就能了解这个民族是怎么喝水的,怎么吃饭的,怎么谈恋爱的,甚至怎么生孩子的。他们的形象、性格、情感一下就立体起来了。”

  据了解,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还将于9月陆续举办“童书之夜”“诗歌之夜”“科幻主题论坛”等文化活动。

  (来源: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通讯员 龚朵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2021阅读行动研讨会着眼“文化传承与工具书阅读”

“为中国未来而读——2021阅读行动研讨会”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研讨会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会议主题是“文化传承与工具书阅读”。现场600余位语文教师、教研员参加了研讨会,线上近40万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   研讨会现场 商务印书馆供图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

以阅读力量促两岸融合 在厦创业台湾青年分享阅读之乐

台海网6月1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厦门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吸引了不少台湾青年来厦筑梦。今天加盟“领读中国”活动的正是在厦创业的几名台湾青年,他们分别是东北姑爷罗鼎钧、在厦安家的保险人简璿容、在工作中感受阅读快乐的黄伟伦,他们用诵读的方式向两岸同胞分享自己的...

三分钟看部电影、五分钟读完名著?学者提醒:速成式消费无法抵达深度思考

三分钟看部电影、五分钟读完名著?学者建议:速成式消费无法抵达深度思考   光依赖“知识胶囊”,小心“懒人包”败了阅读胃口   “身处互联网时代,经常有声音说阅读削弱了,其实阅读本身并没有减少。拓展到智能手机时代以后,读图、听书、看视频等也算是广义上的‘阅读’,不少人的阅读量还增加了。但阅读量上涨的同时,阅读强度、鉴赏深度并没有同比增长。”近...

橡胶厂变“书房” 你爱上了吗?【组图】

这是天津巷肆创意产业园(4月26日摄)。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墙外花香扑鼻、绿意盎然,道路旁红色砖混建筑古朴典雅;院内翠竹茂盛、随风轻响,市民、游客漫步其间……天津巷肆创意产业园内,古典音乐舒缓流淌,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工业老厂房与浓郁“书卷气”打了“照...

厦门:讲述身边故事 “故事大王”决出

台海网5月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下午,由厦门市湖里区鸟巢阅读文化推广中心、厦门市图书馆主办的“寻找故事大王,传递阅读力量”总决赛在建发湾悦城举办。赛场上,小选手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有的还大展才艺,最终,来自高崎小学的罗雨薇折桂,获得“故事大王”称号。   作为“赓续红脉,传承经典”全城共读活动之一,本次故事大赛经过25天的激烈角逐,16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