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游客在国家图书馆参观“《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
6月17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签约暨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初期启动资金1000万元,用于国家图书馆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其中将重点修复《永乐大典》“湖”字册等国家珍贵典籍。
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
6月17日,游客在国家图书馆参观“《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
6月17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签约暨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初期启动资金1000万元,用于国家图书馆中华珍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其中将重点修复《永乐大典》“湖”字册等国家珍贵典籍。
新华社记者 丁洪法 摄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开幕式暨《永乐大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31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5月31日,“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开幕式暨《永乐大典》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永乐大典》研究中心的成...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历史。然而遗憾的是,近代以来超过400万册中国古籍由于种种原因流散海外。 阿里巴巴达摩院、四川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日公布,他们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教会了AI识别中国古籍,将它们以数字化的形式接回故土,置于网络公益平台,向所有人开放。 这个项目的名字叫“汉典重光”,意为让失落的...
这是一场持续了近九年的“抢救”,古籍专家们朝夕必争只为让几近损毁的珍贵藏文古籍早日“重生”。当下,这场和时间的“角力”仍在继续。 2013年10月,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白嘎寺发现了大量珍贵的藏文古籍散叶,抢救性保护工作随即展开。历经挖掘、整理、修复、数字化...
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河南省唐河县图书馆等10家单位,21日在京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 本次联合发布新增古籍资源1700余部(件),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资源达7.4万部(件)。本次新增发布一批藏文和中医药...
4月15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公布了四川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系列成果,共查明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万余处,旅游资源24.5万余处,数量和质量目前居全国第一。四川也是全国第一个完成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的省份。 据悉,四川文化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