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书,难求好书
对于我国不少家长和儿童来说,挑选孩子感兴趣的图书竟成了难题。
吕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6岁,女儿2岁。“我家老大从一岁多就开始看绘本,林林总总给他买了不少,可他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说起孩子读书,吕女士一脸无奈,“市面上儿童读物是不少,可孩子真爱看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
等女儿到了读绘本的年纪,吕女士发现,主流读物还是老大小时候读的那些,“四五年过去了,就没出啥新的,要么就是换个封面、插图,内容都一样。”
不少受访家长都表示,市场上的儿童读物多如牛毛,可孩子爱看的却是凤毛麟角。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儿童读物原创性相对不足,市场量大而质缺,靠吃经典读物的“老本”过活。
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张岩敬认为,我国儿童读物原创率偏低。“很多图书经常被各家出版社编来编去,装帧变了,插画改了,但核心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给我们采购优质、新颖的国产儿童读物造成一定困难。”
不过,近年来,我国不少出版社纷纷加大了儿童读物原创力度,有意为广大儿童带来内容更优质的读物。
深耕少儿图书出版的新蕾出版社社长马玉秀说,从2015年起,新蕾出版社的原创图书占比由不足30%转变为连续四年超过70%。
明天出版社社长傅大伟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更加关注儿童读物的创作。“相信同质化、类型化的儿童图书会慢慢减少,更多样化、更有质量的儿童精品读物会越来越多。”
(来源:新华社 “中国网事”记者宋瑞、雷琨、刘润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