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当代儿童课外阅读如何“破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有的孩子“奇招”频现,通过各种方式“逃避”阅读;有的孩子“压力山大”,想读课外书却没时间读;有的孩子爱好读书,却发现让他们感兴趣的儿童读物有限……

  阅读,是一种受益一生的习惯。但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孩子正在远离阅读。当代儿童的课外阅读,该如何“破壁”?

  不爱读书,“糊弄”有术

  家住天津的孙先生看着书架上落满灰尘的书籍,很是无奈。他随手抽出一本50多元的儿童文学书,透明塑料封皮还未拆封。

  “这书可不便宜,想着让淘淘(化名)接受‘熏陶’,结果买回家一年了,娃还没读,就成了家里的摆设。”对孙先生10岁的儿子淘淘来说,“排段位”“忙争先”,游戏“大过天”。“打游戏时,他能在沙发上坐一两个小时,一到看书时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吃东西,还喜欢用阅读时长跟我‘谈条件’。”

  书就在那里,孩子却不看。偶尔捧起来,也不好好看。家长不明白,孩子们怎么有那么多办法把本就稀缺的阅读时间“糊弄”过去?

  有的孩子通过“快餐式”阅读来打发时间。在天津图书大厦的儿童读物区,十几对家长和儿童组成“搭档”,大人忙着刷手机,小孩则在一旁快速翻书,一会儿便“喜新厌旧”。

  有的孩子通过“掐点式”阅读来消磨时间。“学校语文老师要求孩子每天读30分钟课外书,我家孩子专门设了闹铃,一秒钟都不多看。”一位家长说。

  “糊弄”之下,归根结底是孩子的阅读兴趣没有建立起来。

  “让儿童选择图书的自主选择权,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之一。”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识别能力增强,家长要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形成健康的读书价值观,才会产生阅读的乐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家长与孩子还要建立亲子阅读关系,既增进亲子的交流与感情,又能带动双方的阅读兴趣。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4月送书回厦门少图免超期还书滞纳金

台海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李玉燕)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2021年4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开展“送书回馆,好书共享”免除读者超期还书滞纳金活动。   据悉,凡在活动期间到馆还书的读者,若有超期滞纳金,可到前台申请全部免收;若读者借阅证已有滞纳金存在,在本次活动期间,可到馆在前台申请免除滞纳金;本次活动为期30天,活动结束后,图书滞纳金仍...

厦图清明假期开放时间公布

台海网4月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日前,厦门市图书馆各馆区、分馆和汽车图书馆清明假期(4月3日至5日)具体开放时间公布。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读者须预约入馆。市民朋友可在“厦门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了解详情。   读者需提前在“厦门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入馆预约”。读者入馆需准备好“两证一码”,即预约凭证(手机上预约成功界面)和本人身份证...

借书状元尘埃落定!成人718册 少儿1046册!厦门市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出炉

台海网2月9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昨日,厦门市图书馆2020年阅读数据出炉。去年,受疫情影响,市图书馆共开馆298天,累计接待读者2219215人次,累计图书外借量2810500册次,新增纸质图书321461册。成人借书状元、榜眼、探花的数量分别为718册、517册、446册,少儿借书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1046册、879册、795册。纸质图书借阅排行榜前6位依次为《平凡的世界》《三体...

图书市场的危机与变局——《2020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解读

2015年至2019年间,中国整体图书零售市场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在2020这特殊的一年,肆虐的疫情,不仅使大量实体书店遭受重创,而且不出意料地让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08%。这一状态会持续吗?   今年1月,北京开卷公司观测系统通过对中国1万余家...

网红书店高颜值有特色,书会成为“拍照道具”吗?

如果周末要出游,你会选择去哪些地方?最近几年,高颜值、有特色的网红书店越来越多,成为年轻人热衷一去的打卡地。   日前公布的《2020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网店渠道保持正向增长,实体店渠道受疫情影响明显,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