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在阅读翻译成阿拉伯文的中国神话故事。 杨迪 摄
阿拉伯国家有句谚语:文化哪怕远在中国,也应该去追求它。摩洛哥女孩宝云(El Batoul NEJJAOUI)来到中国,也是为了追寻和传播那些令她着迷的中国文化。
如今,宝云在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事翻译、审校工作,主要是将中文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用宝云的话来说,她是在让阿拉伯国家“读懂中国”。
“在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看过一些李小龙、成龙的电影,感觉很有意思。”宝云5日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后来又看了许多介绍中国文化的纪录片,里面的陶瓷、中医、茶、少林寺等中国元素都深深地吸引了她。
2015年,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宝云开始在摩洛哥当地的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她的老师为她起了“宝云”这个“中国风”的名字;两年后,宝云又作为交换生前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
“在中国,我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宝云游历了北京、杭州、西安、江西、义乌等城市,书法、太极拳、中国美食等都令她流连。毕业后,宝云申请了工作签证,来到宁夏工作。
“我非常享受在宁夏的生活,我最喜欢这里的羊肉,和我家乡的味道相似。”在宁夏,宝云于2019年进入公司,开始从事中文书籍的翻译工作。
“我翻译的第一本书是关于武汉抗疫的绘本,因为我也经历了疫情,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宝云说,她想让自己家乡的民众知道,自己现在很安全,是因为那些伟大的医生、护士。
在翻译过程中,宝云也会遇到不了解的汉字词句,一些历史典故、成语有时会将她“难住”。这时,宝云就会请教会阿语的中国同学,或者使用公司研发的中阿互译软件。
目前,宝云正在从事《读懂中国》系列丛书的审校工作。“这本书是从中国专家的视角介绍中国。中国发展很快,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我想很多外国人和我一样,对中国的成就感到钦佩,想知道中国快速发展的秘诀。”
“我觉得图书是鲜花,好看,也可以结出好吃的果实。”宝云说,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的民众一般通过电视、电影、书籍来了解中国,大家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很感兴趣,但同时,中国也很神秘。宝云认为,她的工作可以给阿拉伯国家的民众介绍中国的好书、好经验,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对此她感到非常自豪。
宝云所在的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中阿文化交流,其翻译成阿拉伯文的中文书籍涵盖时政、文化、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
“中阿交流,文化先行。”宁夏智慧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市场部图书版块经理马媛介绍,以前阿拉伯国家民众了解中国往往是通过英文、通过“西方视野”,而现在则更倾向于“向东看”,翻译成阿拉伯文的中文书籍在当地反响不俗,未来潜力巨大。(来源:中新网 记者 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