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江西省图书馆迎来建馆100周年。 刘占昆 摄
从南昌百花洲畔的一座小楼到赣江之滨的巍巍广厦,江西省图书馆8日迎来建馆100周年。
当日同期开展了“册府千华——江西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刘占昆 摄
江西省图书馆创办于1920年,一百年来,六迁馆址、三建馆舍,新馆位于赣江之滨,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江西省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402万册(件),数字资源251TB,是江西省规模最大、藏书最多、体系最完备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12月8日,江西省图书馆迎来建馆100周年。 刘占昆 摄
从南昌百花洲畔的一座小楼到赣江之滨的巍巍广厦,江西省图书馆8日迎来建馆100周年。
当日同期开展了“册府千华——江西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刘占昆 摄
江西省图书馆创办于1920年,一百年来,六迁馆址、三建馆舍,新馆位于赣江之滨,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江西省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402万册(件),数字资源251TB,是江西省规模最大、藏书最多、体系最完备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19日对外消息指,内蒙古23种珍贵古籍正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官方称,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内蒙古共23部珍贵古籍入选名录,其中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上师供养仪轨》(清)第四世班禅洛桑确吉坚赞撰,清朱墨抄本;《红楼梦》(清)曹霑撰、(清)哈斯宝译,清抄...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11日消息称,西藏《大智慧经》《般若波罗蜜多经》《医学甘露八支要义》等14函藏文珍贵古籍入选中国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区累计已有305函珍贵古籍入选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据悉,西藏古籍基本以藏文为主,现存世藏文古籍总数约占中国三分之二,内容涉及历代名人传记、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因明学、书信集、建筑学、...
经国务院批复,10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湖北省共有34部珍贵古籍入选。至此,我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达260部。 此次入选的34部珍贵古籍中,湖北省图书馆30部,武汉图书馆2部,湖北省博物馆1部,谷城县图书馆1部。 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
古籍修复人员细心修复古籍上的破损。(记者 林铭鸿 摄) 台海网10月1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大图书馆修复古籍的地方叫“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室”,藏在图书馆一楼的一个角落。它说不上隐秘,隔着一个小花圃,就是校园小道,人来人往。 上周的一个早上,古籍修复师张育梅开...
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第十二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日前在云南省图书馆开班,来自西藏和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古籍收藏单位的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据了解,本期培训班为期两周,除相关理论内容外,主要采取“以干代训”教学模式,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学研究院收藏的重度、中度破损藏文古籍修复为教学内容,通过示范讲解和学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