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5 日上午,作为第十三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博览交易会的重要配套活动,藏真大师纪念盏暨《盏中有乾坤》发布会也在厦门会展中心举行,同时宣布启动建盏的盲定系统,将更好弘扬建盏文化和推出精品。
在往届的厦门文博会上,作为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的建盏一直都是展会重要成员,建盏文化活动再度亮相本届厦门文博会,充分说明了其平台价值。
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叶文程致辞称,建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宋代达到顶峰,成为皇室和民间都喜欢的茶具,但伴随朝代更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建盏文化中断了,直至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从中央到地方开始重新恢复建盏烧制技艺,这才让被中断 800 多年的建盏历史得以延续,因此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他在致辞中列举多位传承人,深耕不缀 30 年的李细妹;曜变路上夺天工的吴立主;永不退色 " 黑牡丹 " 的阙梅娇,师古守旧有创新的谢松青,初心永不改的叶礼忠、叶智慧;柔肩纤手担重任的栗云,孙莉;以及芦花坪里追梦人的周建平等建盏技艺传承人。
" 我相信他们将会为建盏复兴扮演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也正因他们的工匠精神,才使得让沉寂几百年的建盏如今闪亮登场。" 叶文程致辞称。
李细妹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如何把建盏技艺传承下来,成为我的愿望和使命。" 李细妹在致辞时称,她于 1987 年开始参与对建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在建盏行业深耕了 30 多年,始终坚守在恢复、传承和创新宋代建盏的烧制工艺。
在发布会上,主办方不但推出一套 " 藏真 " 大师系列纪念精品建盏,主办方还发布了一本反映和记载当今建盏历史的书——《盏中有乾坤》,该书的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葛玉清和人民书画院福建分院执行院长邵东共同完成。
据介绍,这是一本关于建窑建盏的好书,古今结合,故事新颖,内容丰富,文笔生动,既有深入浅出的陶瓷知识,又有工艺大师个人经历和创新成果,并兼具专业性,可读性,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科技普及读物。
" 在我看来,建盏有两大遗憾,一是代表建盏最高艺术水平的曜变盏,三个完整的均在日本,是日本的国宝;二是建盏被誉为宋代第一茶器,由于断代近千年的原因,关于窑工、匠人的记载没有,这也是写这本书的初衷。" 邵东在致辞时称。
该活动由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主办,并由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建盏专委会、厦门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协会协办,厦门藏真艺术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