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传承传统手艺 带动群众增收【组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2月1日,在丹寨县金泉街道千年传蜡染制作坊,王方周(左)在指导游客画蜡画。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相关新闻
练好手上“功夫” 实现“指尖脱贫”【图】

11月13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岜沙苗寨创和刺绣培训基地,刺绣技能指导老师贾前梅(左三)在指导苗族妇女学习刺绣。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积极帮扶从江县,在从江县多个乡村建立刺绣和蜡染人才培养基地,组建500余人的绣娘、染娘队伍,对1700余名农村少数民族妇女进行刺绣和...

“阿木爷爷”王德文:老祖宗的手艺火了【组图】

王德文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刨木料(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思思 摄   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王德文带着工具前往木工房(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思思 摄   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陈塘镇,王德文在木料上画线(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思思 摄

成都“80后”雕塑糖艺大师练就“绝技” 创造传统手工艺的无限可能

施明宽正在给面塑作品《飞天》添加云纹配饰。 王磊 摄   捏、搓、揉、掀,再反复用两三个尖头、扁头不一的工具,点、切、刻、划、挑……一团鸡蛋大小的面团,经过四川省雕塑糖艺大师施明宽双手的加工塑形,几分钟时间,便成了一个十分传神的弥勒佛头像。学员们踮起脚尖、伸长脖...

广西民间工艺大师传承蜡染 家族传承搬进高校课堂

手握蜡刀,一勾一画,一绕一点,花鸟鱼虫跃然画布之上,浸入蓝靛染缸,一方蓝布道出各般形态。在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蜡染课上,数十名学生在教授马践的指导下,耗费近一周时间,终于完成首幅蜡染作品。   学习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大一学生盘海艳,也是第一次感受这项中国古代印花技艺的魅力。“上学期学习了蜡染理论知识,早就期盼着实操。”盘海艳看着...

南安木雕手艺人苏华荣:家庭是非遗最好的传习所

台海网6月15日讯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报道 苏华荣,出生于南安木雕世家,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对这门传统手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事木偶头雕刻已有18个年头。   苏华荣雕刻的木偶头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还将原版固定的木偶形象增添了口、眼、舌、面颊等活动部件,让木偶头更活灵活现。   苏华荣已有十多项作品在全国、省、市等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