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361件美国返还文物艺术品“安家”南京博物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社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国家文物局近日将361件美国返还文物艺术品正式划拨南京博物院。

  这批文物艺术品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凿、玉璧,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戈,汉代的彩绘陶钫、茧形壶,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筑构件等,涉及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钱币、木雕建筑构件等多个门类。

  据悉,这些文物艺术品2014年4月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在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驻美使领馆、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共同努力下,这批文物艺术品于去年得以全部返还。这是中美两国2009年签署相关备忘录以来美方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流失文物返还。

  “它们不仅丰富了南京博物院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还补充了收藏的缺项。”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说,南京博物院将依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责任人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充分利用这些文物艺术品,为文物鉴定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标本;同时不断开发优质文化产品,用精品的展览、文创产品和教育活动回馈社会,满足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

  2019年,国家文物局选取该批文物艺术品中的22件文物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展出,受到广泛关注。(来源:新华社 记者朱筱)

相关新闻
流失文物的“回家路”:国际合作成为重要途径

流失文物的“回家路”(文明之声)   图为“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展出的青铜组器及观展现场。   李 贺摄   核心阅读   近几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进入全方位发展、多层次提高的崭新阶段,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展深化,流失文物返...

土耳其向中方移交两件中国流失文物

新华社安卡拉11月25日电 中国流失文物移交仪式25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举行。土方向中方移交了一幅唐代石窟寺壁画和一尊北朝晚期至隋代随葬陶俑。   出席仪式的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邓励说,两件珍贵文物的移交是中土文物保护合作的最新成果,是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双边协定的范例。这宣示了两国尊重人类文明遗产、防止盗窃、走私文化财产的决心。 ...

圆明园马首回归!那些流失文物背后的唏嘘往事

骏马归来!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也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   捐赠仪式结束后,马首铜像并入正在举行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与公众见面。   其实,在这个展览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宝,...

伯远帖、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六百余流失文物讲述“回家”故事

伯远帖 杜洋 摄 中新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从1949年至今,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成功回归。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00余件文物,17日集体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不乏伯远帖、五牛图、王处直墓浮雕石刻、圆明园青铜虎鎣、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珍贵文物。   这个名...

归来!796件流失文物国博首展

意大利到北京,相隔千山万水,这段回家路,796件中国文物走了整12年。   24日16时,这些流失文物在国博首次亮相,不仅展现着中华文明五千载的辉煌,也诉说着流失海外的沧桑。   14天前,这批文物乘坐客机从意大利返回北京。几乎没顾上“倒时差”,就已经走进展厅就位。马家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