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论中国夏代国家的起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最近有关我国夏代历史文化的讨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到底我囯历史上有没有一个夏朝,夏的历史是否可信,再次作为一个问题摆在中国学者面前。尽管我们过去已就这个问题多次发表意见,但既然这个问题再度被提及,表明其中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例如夏是在什么地方,包括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下产生的?夏代囯家是因何缘故和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的?学者的意见并不统一。这里,我想换一种思路,从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文明古国产生的角度,来谈谈我国最早的古国夏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我想这将有助于人们把对夏的认识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从对四大文明古国的认知谈起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大概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一个共识。当代两部国外学者所写的较有影响的世界史书,一部是由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写的《全球通史》,另一部是由美国学者威廉·麦克高希所写的《世界文明史》,也都无例外地把中国算作世界最早的一批文明古国之一。前者说“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后者则径称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社会。两位学者的说法与目前国内学者基本一致,只是他们把古希腊也算作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则稍有些不妥。这两位先生所说的“古希腊”,大约指的是古代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这里的文明虽然悠久,也很了不起,但它却不是原生的文明,而是在古代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而按“最初的文明”或文明起源地这个标准来衡量,还是应将其排除在外的。

  归纳国内外学者有关四大文明古国的叙述,可以总结出所谓文明古国所具备的几项基本特征:第一,它们都是原生的文明,是以后亚洲、欧洲、北部非洲等一系列次生文明的源头;第二,它们都处在大河流域肥沃的平原地区,是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来的古代文明;第三,它们产生的时间都很早,是它们所在的中东、北非、南亚、东亚几个地区最早的文明。从学者的具体描述上看,它们产生的时间段是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之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文明。

  进一步研究学者所提到的各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形成过程,可以了解到学者们是把国家的产生作为判定各地区进入文明的主要标志的。他们在谈到各地区最早的文明社会时,首先注意到这些地区出现的“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或者出现了对社会进行统治的“精英”或“统治阶级”,或者“最早的君主政治”。

  这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麦克高希谈到的最早的中国文明,他说:“大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的文明在早期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地方发展起来……夏及后来商的统治者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王国,在那里他们建造了规模相当的灌溉工程。”这个意见提到夏是我国最早的文明,夏王国建立在我囯黄河流域,并且夏的建立与灌溉工程有关,都是值得我们十分关注的。

  我国学者的意见可以刘家和先生为代表,他明确说:“在历史上,文明大体是和国家同时发生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和三千年代。其中以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文明发生最早,约始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两河流域北部和腓尼基地区的文明、黄河流域的夏文明和克里特岛上的爱琴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晚期。”应当说,刘先生的话是国内多数学者的共识。因为只有承认夏王朝是我们中国最早的文明古国,我们才好说中国的古文明发生在公元前两千年以前。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国家文物局:已启动“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21日在相关座谈会上表示,中国持续实施“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其中“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已启动。   据刘玉珠介绍,国家文物局持续实施“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批准了58项年度重点考古发掘项目,特别是“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年)启动,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协...

夏文化的探索与发现

中国古代史在商代以前有一个夏代,经由学术界对先秦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研究,可以相信历史上夏代是存在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被确认的夏代的文字材料,所以夏代历史还无法成为信史。   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以后,李济1925年至1926年在晋西南考古调查与西阴村发掘,就带有夏文化探索的目的,至今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1931年徐中舒提出:有彩陶的...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 “最早的王朝”揭开神秘面纱!

新华社郑州10月19日电 历经两年多建设,备受关注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19日正式开馆。青铜器、陶器、玉器、绿松石器、骨角牙器等2000余件藏品,集中展示了二里头遗址作为“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将有利于阐释早期中国形成的历程,让公众更好地认知、了解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将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华文明的又一个文化高地。”...

夏代是否存在?混乱与纷争不因为“发现”而在于“方法”

孙庆伟   早在1979年,邹衡先生就语重心长地指出: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邹先生其实是在告诫我们,探索夏文化,“方法”远比“发现”重要。过去数十年的考古实践表明,学术界对于夏文化的认识不但没有形成共识,反而有渐行渐远的趋势,甚至有学者开始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夏代。毫无疑问,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探索夏文化的方法出...

河南新砦遗址出土3800年前彩绘陶鸟 或见证夏早期“东夷乱夏”

新华社郑州7月12日电(记者桂娟)它残长16厘米、残高7厘米,通体陶塑而成,黑皮磨光,头顶两侧双目炯炯有神,双翼紧贴于背部,饰有朱砂彩绘。除足部残缺外,保存基本完整。   在我国夏代早期,夏启的儿子太康继位后荒废政务,被来自东方的后羿部族取代,夏代纪年一度中断。经专家研究,这件新出土于河南新砦遗址、距今约3800年的彩绘陶鸟,或见证了文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