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省山西13日启动为期8个月的石窟寺专项调查,将对该省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不可移动文物展开调查研究。
大同云冈石窟。 胡健 摄
此次调查的重点为宋代以前的石窟寺,既包括对已登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也包括调查、登录新发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
调查内容包括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基本情况、保存状况和主要风险、保护管理情况和安全防范情况。负责此次调查的队伍包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文物大省山西13日启动为期8个月的石窟寺专项调查,将对该省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不可移动文物展开调查研究。
大同云冈石窟。 胡健 摄
此次调查的重点为宋代以前的石窟寺,既包括对已登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也包括调查、登录新发现的石窟寺不可移动文物。
调查内容包括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基本情况、保存状况和主要风险、保护管理情况和安全防范情况。负责此次调查的队伍包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保护项目启动仪式26日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举行,项目旨在长久保留石窟寺文化遗产,扩大丝路沿线石窟寺的保护。 仪式现场,来自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大足石刻等中国石窟文管机构的代表参加,启动仪式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云冈石窟研究院承办。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
新华社石家庄8月1日电(记者赵鸿宇)记者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文保部门获悉,工作人员近日在东三召乡东三召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明代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的墓志铭,距今已有388年历史。 此墓志铭长宽均为85厘米,厚20厘米,青石质地,铭文字迹清晰,字体为楷体,共2736字,详细记载了白氏家族自明初永乐年间迁居南和以来的情况,并介绍了家族传承发展情况和...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来,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12日在浙江大学亮相。当日,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总书记强调,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从河北正定古城到首都城市规划,从福建万寿岩遗址到黑龙江731遗址群,从敦煌莫高窟再到今天的云冈石窟,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不...
5月1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游客走过用废弃锅炉加热板制成的乘凉亭。 近年来,云冈石窟景区利用当地开山废石、石材厂废料、工矿淘汰机具等,进行景区美化,建设服务设施,走上一条固废利用的创新之路。 新华社发 (柴婷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0年5月12日拍摄的云冈石窟景区收集的废旧材料;下图为2020年5月12日拍摄的用废弃钢架建造的塔。 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