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湖北34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武汉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经国务院批复,10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湖北省共有34部珍贵古籍入选。至此,我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达260部。

  此次入选的34部珍贵古籍中,湖北省图书馆30部,武汉图书馆2部,湖北省博物馆1部,谷城县图书馆1部。

  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的古籍日渐稀少

  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入选的珍贵古籍,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支持密不可分。北宋写金粟山广惠禅院大藏经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省政府斥资购买入藏省图书馆的。明嘉靖刻本《周易程朱传义》、明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范熙壬旧藏,由其后人捐赠省图书馆。

省图入选古籍——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刻本《襄阳县志》。

  本次入选的珍贵古籍,除了刻本之外,抄稿本、名家批校本居多。如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史记》系黄丕烈和王芑孙跋,沈恕校。清抄本《尔雅正名》系黄侃批并跋,章炳麟跋。武汉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年(1576)翁良瑜雨金堂刻本《归先生文集》,系方苞批并跋。这些古籍的批校题跋,都出自赫赫有名的学者,是相关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重要依据。

  一批珍贵的抄稿本得以入选,如孙承泽《研山斋珍赏集览》,方象瑛《明史列传拟稿》,赵一清《三国志注补》,叶名沣《桥西杂记》,孙星衍《春秋长编》,杨守敬《谢幼槃集斠记稿》。另外,谷城县图书馆藏明正德六年(1511)泥金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得以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图书馆藏清道光九年(1829)活字三色套印本《投壶谱》,此前仅见有抄本传世,此活字三色印本系首次发现,故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曾派专家来汉查验该书。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珍贵古籍名录的持续发布,各省能够申报和入选的古籍日渐稀少。相对于第二、三批国务院发布数千部国家珍贵古籍而言,本次共发布752部,我省能够入选三十多部,实属不易。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古籍医生”的指尖传奇

古籍修复人员细心修复古籍上的破损。(记者 林铭鸿 摄)   台海网10月1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厦大图书馆修复古籍的地方叫“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室”,藏在图书馆一楼的一个角落。它说不上隐秘,隔着一个小花圃,就是校园小道,人来人往。   上周的一个早上,古籍修复师张育梅开...

我国培训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人才

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第十二期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日前在云南省图书馆开班,来自西藏和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州县古籍收藏单位的5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据了解,本期培训班为期两周,除相关理论内容外,主要采取“以干代训”教学模式,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学研究院收藏的重度、中度破损藏文古籍修复为教学内容,通过示范讲解和学员实...

古籍修复 技艺传承

近日,“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该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全国性古籍修复技艺评比和展示。展览采用古籍修复竞赛与成果展示联动的方式,展出了103册件的修复竞赛作品及珍贵古籍修复成果。0(记者 洪星摄) 展览展出的珍贵古...

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组图】

9月1日,“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此次竞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全国范围的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汇集了全国21个省43家单位推选的百余册件参赛作品。展览展出了修复竞赛作品和珍贵古籍修复成果共103册件,涵盖敦煌遗书、早期佛...

妙手补书书可春:来国图看敦煌遗书等珍贵古籍修复成果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记者周玮)“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9月1日亮相国家图书馆,展出修复竞赛作品和珍贵古籍修复成果共103册件,涵盖敦煌遗书、早期佛经、宋元善本、金石拓本、明清古籍、少数民族古籍等。   本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共同举办。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说,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