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湖北12岁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以创新传承古老南曲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李代炎和周恩布查看南曲曲谱 董晓斌 摄

  “春去夏来,不觉又是秋……”26日,在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的李代炎南曲传承工作室内,12岁的周恩布拿出蟒皮三弦,唱起南曲经典曲目《春去夏来》。不久前,这位土家族男孩顺利通过五峰县文化馆暨非遗保护中心的考核,成为当地年龄最小的南曲传承人。

  南曲又称丝弦,是中国地方小曲中较为古老的曲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古雅的弦音以及久远的历史,但如今仅在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留有部分南曲艺人。2008年,南曲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相关新闻
点赞 祥平街道锡雕非遗登上《人民日报》

郑天泗、庄亚新夫妇   郑天泗正在制作新作品。   台海网10月28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千锤百炼,匠心雕琢。昨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文点赞福建厦门同安祥平街道锡雕传承人郑天泗、庄亚新,夫妇俩在汲取传统锡雕朴素、实用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将工艺美术融入锡雕制作中,让锡雕...

非遗粮食画 传承在乡村

10月26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五一村,村民在体验五谷粮食画制作技艺。 重庆市北碚区的五谷粮食画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能将平时常见的各种粮食巧妙设计、精心粘贴后变成山水、人物、花鸟、卡通等形象的画作。近年来,当地五谷粮食画非遗传承人多次走进乡村,向居民传授五谷...

贵州榕江:苗寨“扶贫作坊”传承非遗促增收

10月2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的“扶贫作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老本(左)在展示她制作的百鸟衣。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摆贝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设置“扶贫作坊”,成立“摆贝苗族妇女刺绣互助组”,邀请...

庄丽芬: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4日电 2018年,来自泉州的青年演员庄丽芬凭借在南音《海丝航标颂》中的出色表演,荣膺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引发轰动。而在四年前,她才领走该奖项的牡丹奖新人奖。 庄丽芬   南音是千年来牢牢扎根在闽南一隅的传统文化,发源于泉州,有“中国音乐史...

两套《廿四节气》水印版画将首次联袂来厦展出

编者按:11月27日—30日,第46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六届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将在厦门会展中心举行,这也是中国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文房四宝行业大展连续第二年落户厦门。那么今年将有什么样的百年老字号、知名大企业、非遗传承人来到厦门?又会带来怎样精彩的展品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