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李白一生狂放不羁,却从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在星光熠熠的大唐,出现过不少 “狂人”,比如,“诗仙”李白就曾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磨墨,还写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狂句”。

  但是,一生狂放不羁的李白,却从不会在另一个人面前耍“高傲”,他是谁?

制图:张舰元。

  一次盛大的送行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正月初五,这一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唐玄宗大摆酒宴,皇太子、朝廷百官在长安城站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

  他们要送一个人回乡——贺知章。

  贺知章老了,八十六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已经非常高寿。

  为朝廷工作了一辈子,他向唐玄宗请辞,说自己前段时间生了场大病,实在无法再胜任工作了。

  面对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臣,唐玄宗虽然不舍也答应了,他赐给贺知章镜湖剡川一曲,又赐周公湖数顷为放生池,并打算为贺知章办一场盛大的送别宴会。

  这天,送别的场面可谓相当隆重,“吹笙击鼓,尽是仙乐,闻者无不增叹”。送别的队伍里,有太子、宰相,还有李适之、韦坚、梁涉、何千里、姚鹄、于休烈、卢象等等皇宫贵族和文坛才俊。

  不仅如此,唐玄宗还亲自写下赠诗,群臣跟着和作,最后给贺知章送行的诗达到了三十多首,皇帝为此特地写了序。

  数遍中国古代文学史,能获得如此荣耀的文人少之又少。

制图:张舰元。

  回顾贺知章的一生,可以算得上“低调又圆满”。

  37岁那年,贺知章进士及第,为当年的超拔群类科,授职国子四门博士。他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因才华而扬名京城。

  不像其他大唐时的诗人,贺知章一生留下的诗作非常少,但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例如人人都会背的《咏柳》,《唐诗笺注》评价说:“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之后,经陆象先向朝中举荐,贺知章得以升任太常博士。他的仕途走得平稳,一路担任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等职,最后授秘书监,人称“贺秘监”。

  公元725年,贺知章迁礼部侍郎,同时还兼集贤院学士,史载:“一日并谢二恩。”

  也在这一年,唐玄宗前往东岳泰山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他召见贺知章去讲解和拟定礼仪制度,听完上奏,唐玄宗肯定道,咱俩想到一块儿去了,“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

  勤勤恳恳为官几十年,贺知章得到了大家的敬重,唐玄宗写诗说他“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唐肃宗也感激他担任太子侍读时的指导,称赞他“器识夷淡,襟怀和雅,神清志逸,学富才雄”。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国内首部“谍战舞剧”惊艳“登鹭” 连演四场引领厦门观众穿越时空

台海网8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 通讯员 傅子韬)8月6日至8日,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闽南大戏院连演四场,引领观众穿越时空。作为国内首部“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2018年底首演后成功“出圈”,广受90后、00后“电波迷”追捧。   据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

纪录片《诗狂贺知章》开拍 再现“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基因

人文纪录片《浙东唐诗之路·诗狂贺知章》15日在贺知章故里——杭州萧山开拍。该片将采用“纪实拍摄+故事演绎+名家解读唐诗”的手法进行表现,还原盛唐文坛泰斗贺知章从“四明狂客”到归隐故里的波澜人生,探寻在他诗歌之中蕴藏的文学世界和盛唐气象。   贺知章作为盛唐时期蜚声长安的“吴中四士”之一,在政治、文学、书法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亦是“浙东唐诗之...

跨越时空的相遇:李白诗歌在德国的传播

【深度解读】    中国与德国,相隔数千公里;盛唐与公元19世纪,其间横亘着千余年。而堪称唐诗艺术高峰的李白诗歌,却通过近两百年的译介历程,跨越时空界限,西传德意志,在异质文化中不断激起共鸣并受到关注。现在,让我们随着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走进这徐徐展开...

假如没有李白,对现在有什么影响?

《别董大》是在哪个季节创作的?《三国演义》“三曹”是谁?假如历史上没有李白,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最近,南京建邺区、鼓楼区等多个区陆续组织了新初一均衡分班调研测试。据考生反馈,考试不难,以小学课本内容为主,但有的题目比较灵活,对思维能力有要求。调研测试成绩将作为均衡分班的依据。根据教育部门相关要求,今年,南京仍将坚持均衡分班,严禁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