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览之外,“数字化”还有哪些?
不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许多其他文物也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活起来”。网络时代,这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
比如,通过对圆明园远瀛观、大水法的全景拍摄和三维数据重建,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举办文物“云展览”的话,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
资料图: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吕成龙(右)介绍数字化高清三维文物青花加矾红彩海水龙纹碗 故宫博物院供图
从故宫数字化工作到“数字故宫”,故宫在数字资源采集、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已有二十余年。今年7月16日,又在线发布一款“数字故宫”小程序,进一步全面整合了故宫在线数字服务。
记者查询发现,该小程序可以在线逛展。另外,还有“故宫名画记”、“数字文物库”等分类。
敦煌研究院很早就开始了“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如“数字敦煌”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3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的需求。
数字化的“云展览”也满足了观众的欣赏愿望。此前,国内多家博物馆曾因疫情防控需要闭馆,闭馆期间推出多个线上展览,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博物馆“云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