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误信一本书 害了汉灵帝(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开办鸿都门学

  东汉顺帝时,琅琊人宫崇再献《太平经》,汉顺帝未予理睬。汉桓帝时,襄楷又献《太平经》,并两次上奏推荐,亦未受重视。

  一本屡遭拒绝的书,汉灵帝为何要捡起来?因为它在民间有影响力。据学者徐波研究,发现《太平经》不仅是道教典籍,还融入儒家思想。

  一方面,对当时社会问题提出严厉批评,反对图谶、祭祀等迷信,明确提出“吃饭、婚姻、穿衣”是社会三大根本问题,认为“圣人守三实,治致太平”。

  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即财务共有、人人劳动、男女平等、和谐相处。黄巾军、太平道信奉《太平经》,均未称王称帝,黄巾发难时,“不将尺兵”(不拿长兵器),因为《太平经》倡“和平”,要求“断金兵”。

  汉灵帝很可能看重了《太平经》中的承负思想,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地睹人有道德为善,则大喜;见人为恶,则大怒忿忿”。凡人犯罪,只需守一、斋戒、祭祀、行善、敬奉《太平经》等,天帝使者、神师、道人就会帮他解除承负。

  把社会问题说成是个人问题,让百姓自行解决,这契合了汉灵帝的需要,所以汉灵帝让朝廷百官都来学习《太平经》,民间也兴起了“《太平经》热”。

  光和元年(178年),汉灵帝开鸿都门学。以往太学只教谶纬术和儒家经典,鸿都门学则教尺牍、小说、辞赋、书法、音乐等。汉灵帝擅音乐、书法,但开鸿都门学,是想绕过经学选拔系统,打造一支全新的官僚团队,该团队以《太平经》为核心思想,有才艺,是扭转颓势的重要力量。

  将公卿明码标价

  鸿都门生大多出身寒门,除了依附汉灵帝,别无选择。汉灵帝将他们安插到州郡、三公府中辟召,“或出刺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这引起士大夫群体不满,斥为“竖子小人,诈作文颂,而可妄窃天官”。

  鸿都门学直启“建安风骨”。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操擅诗,或出自鸿都门学。东汉末年局面糜烂,汉灵帝却在慢悠悠地养团队,未免离题万里。从结果看,《太平经》未能统一认识,反而加剧了各阶层冲突。

  汉灵帝继位的前12年,共发生10多次地震、大疫、蝗灾等,汉灵帝只好“开西邸卖官”。此前汉帝也卖官,但只卖虚爵卑职,汉灵帝却将公卿明码标价(公千万,卿五百万)。曹操的父亲曹嵩当上太尉,就是花一亿钱买的。汉灵帝少年家贫,登上帝位后,聚敛无度,他的母亲董太后亦不遑多让。

  据《后汉书》载:“帝多蓄私藏,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连宦官吕强都觉得难以理解,上书说:“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归之陛下,岂有公私?”

  私德不臧之外,在公事上,汉灵帝又先后两次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首先,放弃凉州,边患从此不可收拾。

  其次,为平定黄巾之乱,改刺史为新置牧。刺史位卑权重,难组织有效兵力,不得不在一些州恢复了州牧制度,以统管全局,相当于国中之国。为防尾大不掉,多用皇族任州牧,但这些皇族后来却成割据主力。

  短寿或因《太平经》

  189年5月,汉灵帝猝死。黄巾之乱时,汉灵帝亲自阅兵,自号“无上将军”,应不算羸弱,短寿可能与《太平经》有关。

  《太平经》也是医书,记录了许多道教养生法,比如“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胀,五食饥大起,六食大凶恶,百疾从此而生”,主张少食、禁酒,保持身心清净。但也收入“兴国广嗣术”和“合阴阳法”,作者将多生孩子视为造福国家、弘扬上天好生之德,即“阴阳者,传天地统,使无穷极也”,称生育是养本性、法天地的根本。

  《太平经》特别提出,要让臣民担起神圣的生育义务,国君必须做好表率。

  学者朱越利提出,这种天人感应式的巫术在汉代早有流行。更始元年(23年),王莽见大势已去,采取的应急措施竟然是立皇后,率120名妃嫔与皇后成“同牢之礼”(古代结婚仪式中,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食,表示开始共同生活),成礼时妃嫔皆执弓衣(即放弓的袋子,求男子吉祥之意)。此后,“莽日与方士涿郡昭君等于后宫考验方术”,想靠荒淫的巫术感应天地、平息乱兵。

  《太平经》中也有不少类似的糟粕。汉灵帝生前贬抑士大夫集团,而他们恰恰是书写历史的人,在笔记小说中,不乏过甚记载,不可尽信。但沉溺后宫,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都可能使汉灵帝早夭。

  汉灵帝一死,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失去约束,再度爆发冲突,东汉灭亡的命运已无法挽回。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蔡辉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汉灵帝私生活:常与众姬妾裸体游玩不理朝政

汉灵帝与众臣议事(资料图) 本文摘自《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华浊水编著,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汉灵帝(156~189年)刘宏,东汉皇帝,公元168年即位。在其统治期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姓难以为生。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