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全国古籍普查工作今年将完成 修复总量超360万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北京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进行普查登记

  给古籍上“户口”真不简单

  发现抢救“命悬一线”的古籍

  历时13年的全国古籍普查工作将在今年基本完成。记者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国古籍普查完成总量达270余万部1.8万函,已占预计总量的90%以上。迄今全国已有2760家单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60万叶。而古籍普查的成果也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分享给公众,“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资源总量超过3.3万部1500余万叶,国家图书馆超过2/3的善本古籍已实现在线阅览。在此过程中,有些“遁世”已久的古籍重新现身,也有些“命悬一线”的古籍失而复得。

  在古籍普查工作者眼中,“书卷多情似故人”,而他们也时刻把“不教书林有遗珠”的责任放在心中。

  古籍发现之旅

  乾隆“盖戳儿”内府藏书现身西城图书馆

  北京地区古籍收藏历史悠久,收藏数量庞大,很多古籍收藏单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民国。不过,许多古籍都收藏在基层单位,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登记、鉴定。为此,设在首都图书馆的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了“流动办公室”,派出普查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市属单位的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开始了古籍“发现之旅”。

  这个“普查小分队”在长达13年的探寻过程中,曾有过不少出人意料的发现。比如,他们在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发现了乾隆时期的内府藏书——《班马字类》。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班马字类》在清代的用途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字典。为什么说它珍贵呢?因为在它上面盖着几个乾隆皇帝的玉玺印章——“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八徵耄念之宝”。“这些都是乾隆皇帝的私人收藏印章,只有收藏到了极为珍贵的书画作品,他才会盖上这几个‘戳儿’。”工作人员说,凡是同时动用了这几个印章的古籍,全部被收藏在了皇帝自己的“私家书库”——天禄琳琅里面。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重庆已有276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记者1日从重庆图书馆获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重庆市共有10部珍贵古籍入选。至此,重庆市入选第一至六批《名录》的珍贵古籍达到276部,其中重庆图书馆占222部,居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前列。   图为此次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北溪、高东溪先生文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台海网7月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对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进行公示,漳州市《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和《高东溪先生文集二卷》两部古籍入选推荐名单。   据介绍,北溪先生陈淳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入祀孔庙,著作有《北溪全集》《北溪字义》等。...

漳州:陈淳高东溪文集 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台海网6月29日讯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对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推荐名单进行公示的公告,我市《北溪先生大全文集五十卷》和《高东溪先生文集二卷》两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推荐名单。   据悉,为加强中华古籍保护工作,根据中央有关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从2018年启动了...

编制书目、影印出版……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编制书目 影印出版 数字化回归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文化脉动)   近代以来,大批古籍流散海外,不少珍本、善本、孤本为国内罕见。近年来,在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携手努力下,海外中文古籍的情况日渐清晰,大批海外中文古籍正以影印出版或数字化等方式回流中国,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摸清底数,新发现层出不穷   海内外仅存的...

我在厦门集美修古籍:修复的是书,勾连的是文化

在厦门市图书馆里 收藏着不少记载着历史文化的古籍 由于时间久远 很多古籍已是千洞百孔 纸散字碎,无法翻阅 就是留住这些文化的传承人 让我们走进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 看看他们如何让这些沉睡的古籍“复活的 来源:天下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