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泸州纳溪:萌娃学非遗 快乐过暑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新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2日电 (邹立杨 廖胜春叶文强)“‘扎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捆扎、染色、漂洗等工序,可以形成漂亮的图案。”近日,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内,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王世宏正在向30余名孩子讲解“扎染”知识,吸引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老师在讲解“染色”知识。钟欣 摄

  据了解,“扎染”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工艺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处理、染色,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使面料富于变化,既具有中国画水墨韵味的美,又有神奇的朦胧美。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宁德寿宁:保护古廊桥 旅游添活力

14日,游客慕名参观寿宁县下党乡碑坑村观音桥。   台海网7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据了解,宁德市寿宁县现存著名的古木拱廊桥有19座,数量全国最多,被誉为“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其中,鳌阳镇(县城)境内就有4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木拱廊桥。 近年来,寿宁加大廊桥保护...

林章明:传承非遗之美,让年轻人爱上畲服

台海网7月15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几根衣针,几缕彩线,一把剪刀,一个老式熨斗,这就是制作畲族服饰的工具。针线在一双粗糙却灵巧的手穿引下,不一会,布料上渐渐出现了色彩斑斓的图案。 林章明裁剪布料。东南网记者叶伏国 摄   近日,记者来到闽东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

浙江武义:暑期学游泳(图)

7月14日,暑期中的学生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一家游泳馆学习游泳。 暑期到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针对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防溺水专题宣传教育,通过在当地游泳场馆开办暑期儿童游泳培训班,为学生们传授游泳技能,以提高学生水中自救能力,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新华社...

杨碧霞:小渔村走出的闽剧非遗传承人

演出后台,杨碧霞(右二)帮演员化妆。受访者供图   台海网7月11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受疫情影响,福州演出市场已“停摆”半年了,但福州马尾区海峡闽剧团却在团长杨碧霞的带领下,从6月23日起每晚8:00准时在抖音开播闽剧,让剧团演员们重振演出激情,也满足了闽剧迷们的观剧...

弘扬闽南非遗 厦门这堂党课与众不同

台海网7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 实习生 王淑蓉 通讯员 钟雅静 卢琼莹/文 沈威/图)“风打梨,霜于降柿,烧唠烧,烧于出炉饼……”悠扬南乐,配合曼妙歌喉,一曲南音经典曲目《风打梨》,为现场党员们奉上一场非遗饕餮盛宴。   7月8日下午,这场以“非遗走进党课 南音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