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到考古,许多人联想的可能是各种枯燥的数据,实则不然,考古中的许多发现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郑嘉励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数年前,他无意间说出的一句“我这考古工作吧,上班就等于上坟”在网上爆红,后来,这句话脱离了具体文本和语境,流传至今。
日前,他记录自己工作感受、见闻的作品《考古者说》再次走红,这部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古人的生活,也揭开了考古工作“神秘的面纱”。
古代厕所长啥样?
因为“上班如上坟”这句话的流行,很多人认为郑嘉励是个“段子手”,他却表示,从一开始,自己就是个严肃的、真诚的传播者。
考古人妙手回春,将遗址出土的历史碎片,修复成一件件完整的器物。郑嘉励供图
在《考古者说》中,也确实经常能见到他对各种历史、考古知识的科普。在《厕所》一文中,他甚至专门提到了古代厕所的演变,语言风格则是一如既往地幽默。
古代典籍中早有与厕所相关的记载。《史记·酷吏列传》中提到:“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说的是汉景帝的宠姬如厕时,突然闯进来一头野猪,把她吓得花容失色。
“可见汉代苑囿生态之好,也足证皇家园林中厕所的简陋。”郑嘉励介绍,“汉晋时期,考究一点的住宅,厕所多与猪圈连属。厕所建在猪圈的上方或其前面,另起一屋,内设便坑。”
为了祛除臭气,那时候普通人家想到的办法,大概只能是勤打扫。对有钱人家来说,用干枣塞鼻御秽,或焚香祛臭,或者干脆换件新衣裳,名曰“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