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谱写了“管赵风流”的这些艺术伉俪(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文汇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赵无极与谢景兰

万万不可在他面前提“兰兰”二字

1990年,赵无极来到法国皮尔·卡丹艺术空间观看前妻谢景兰的画展。赵无极微微俯下身,顺着谢景兰手指的方向仿佛在看前妻的作品。这是自1958年两人分开了几十年后的重聚。

赵无极和谢景兰

谢景兰1921年出生于贵州一个书香世家,小名兰兰。出生后不到一岁,她便离开贵阳,先后在汉口、上海生活,后举家搬去了杭州西湖畔自家造的别墅里。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14岁的谢景兰考上离家不远的杭州艺专,主修声乐。不久她在其表姐介绍下认识了来自江苏南通的银行家的儿子赵无极。热恋中,赵无极为15岁的爱人画了《兰兰画像》。1941年,两人在香港注册结婚。不久,赵无极从杭州艺专毕业,受聘为该校讲师。次年,夫妇俩的独子赵嘉陵出生。1948年,赵父资助他们三万美元去法国,谁想这竟成两人命运的转折点。

赵无极的画

初到法国后,夫妇俩很快融入当时的艺术圈,赵无极也很快在法国声名鹊起,而个性独立的谢景兰此时却不甘心夫唱妇随了。由于此前在国内的一次误诊,谢景兰的喉咙不能唱歌了,于是转学舞蹈,后又学作曲,这也为她日后从事视觉结合听觉的综合艺术创作打下基础。从1954年开始,赵无极从保罗·克利的符号提取转为以中国古文字为灵感,开始创作“甲骨文系列”。《秋之舞》便是赵无极“甲骨文时期”重要的创作代表,他在提、按、顿、挫,勾勒、皴擦间创造了许多若文字般的符号,表现出带有金石刻文的形体与不容忽视的体量感。而谢景兰这一时期的创作也将中国书法编入舞蹈中。或许这也是这对艺术伉俪在艺术创作上共同的探索。

谢景兰的画

那段时日,沉湎于自身艺术创作的赵无极终究无法在很多方面照顾到谢景兰,渐渐两人的感情产生了微妙变化。一次聚会上,谢景兰初识了在法国家喻户晓、有“音乐神童”之称的范甸南(Marcel van Thienen)。范甸南疯狂爱上这位具有东方气质的才女,甚至一度以为她回国后不再回来而殉情未遂。谢景兰本想接了许久不见的儿子和赵无极在香港团聚,但当她在香港知道范甸南自杀的消息后,毅然抛下儿子,只身返回法国,毅然结束15年青梅竹马的爱情。

抗战胜利以后,赵无极与谢景兰夫妇带着儿子赵嘉陵回杭州

1958年,范甸南迎娶了让他魂牵梦绕多年的谢景兰。而谢景兰也宛如破茧重生般更名为拉兰(Lalan),开始了抽象绘画与音乐的创作,把视觉与表演艺术融为一体。从早期拉兰的抽象作品看,多少能看到赵无极作品中的神韵。她曾说,自己是从昔日伴侣赵无极那里领略到现代绘画造型的。她自幼在西湖畔艺专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赴法之后,充当赵无极的“外交官”时,直接在与当时世界一流的画家、评论家的交流中获得的启发、灵感。她那些集动感、节奏和韵律于一体的作品,令西方人大为倾心。日后的拉兰,绘画风格从抽象到具象再回抽象,晚年的作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抽象绘画中融入了音乐和舞蹈,形成了一种新的综合艺术。那些线条跃动着音乐的韵律,又像一个舞者转瞬即逝的余影。

赵无极在继谢景兰之后的两段婚姻里始终无法走出阴影。他的画风也随着谢景兰的离开而变得晦涩。赵嘉陵曾说,自从妈妈离开,万万不可在爸爸面前提“兰兰”二字。

赵无极的画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赵孟頫外孙的画作1.46亿成交 为啥还有人觉得便宜了?

1.05亿元、1.1亿元、1.15亿元……在经过近20分钟的竞价后,元代画家王蒙的《芝兰室图》3日晚以1.27亿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1.4605亿元人民币。   虽然这样的价格对普通人来说已是“天价”,但保利拍卖专家李雪松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表示,自己觉得这样的价格“稍有不理想”“...

2.67亿成交,拍卖超1小时!赵孟頫书札背后有什么故事

学过书法的人常常能在字帖上看到赵孟頫这个名字。如今,两通书札让这位七百多年前的书法家成为了拍卖市场上的焦点。 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中国嘉德供图   价值2.67亿的两通书札   11月19日,中国嘉德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在北京举行。期间,《致郭...